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襄汾县汾城镇

时间:2022-11-02 13:20:3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20221102_9d5db9fb86840b96344ce221456dfd9a.jpg

鼓楼(现存为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

20221102_8006a0e676d74c1a489190ef9b43a0c2.jpg

文庙大成殿(重修于明洪武七年)

20221102_c3cfc8d588d501279e221578179564bc.jpg

文庙棂星门(建于明正德年间)


她,是古代县级城市标本,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县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状况。
她,是一处形制规模保存完整的建筑群,享有山西省古建筑群之美誉。现存金代至清代近600年间建筑遗构11处,40余处古建筑保存完整,占地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成为地方文化展示基地。
她,是沧桑岁月的守望者,一砖一瓦质朴动人;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密集而巧妙的建筑格局足以让你流连忘返,令专家学者驻足探究。
她,就是坐落于山西南隅,汾河西畔、姑射山东麓的一座千年古镇——襄汾县汾城镇。

汾城古建筑群兴盛于唐,位于襄汾县西南1616公里处公里处,,古称太平县。据考,汾城镇以前为汾城县,最早是战国时期魏国治下的一座都城,旧址在今襄汾县赵康镇的晋城村,西汉时设临汾县,北魏设泰平县,即如今的汾城镇,北周时改为太平县。唐贞观七年(公元663年年),太平县迁至鄂公堡(敬德堡 ,)即今天的汾城镇所在地。
汾城镇内有大小街巷17条条,以鼓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延伸。西南以文庙、学宫、试院为主,西北以城隍庙、仓储为主,东南以县署、各司衙门及刑狱为主。街道两侧,铺户林立,商贸繁荣。最为特别的是古城的鼓楼并不像别的古城一样修建在城内中心位置,而是位于城内南侧,靠近南门处,东南北三个方向直通城门,西侧则无城门。
现存的汾城鼓楼为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是一座方座双层、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5米左右米左右。。方形底座中以十字券洞式拱门通向街道。上下两层的廊檐均以斗拱和枋木及通栏雀替承托或连接,四角飞翼高挑,威严而壮观
汾城镇历经唐、宋、金、元、明、清六朝,经历代修葺增补,至明代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从她诞生起,作为古代县一级政府所在地,至今保留了大量古代县级政府所有的功能性建筑,包括从判案用的县衙大堂到祭祀用的城隍庙、社稷庙、关帝庙等。
汾城镇县衙大堂,原为尉迟恭帅府所在地。太平县迁县后,县署迁至帅府。县衙大堂坐北朝南,占去了县城的东南半城,如今仅留下面阔五间的大堂一处。
城隍庙与县署东西相对,位于汾城镇西门内路北,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会按规定斋戒拜谒,每逢水旱疫疾也都会前往祷告平安。现存建筑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所建,呈“凸”字形。大门巍峨高大,非仰视难见顶冠。庙正门正对着有3座彩色影壁,两侧立有双斗石质旗杆。正中的影壁前有一幅耐人寻味的对联:“人化物物化人人物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
庙前山门街的东西两端,跨街建有两座明代的木牌坊,分别为“鉴察坊”“翊镇坊”。目前,山门街已为网红打卡地。城隍庙正门内,距大门内檐一米处,是一座“过路式戏台”,上覆台板为舞台,下面是人行通道。不说城隍庙里边各建筑的肃穆庄重,影壁和屋面的明代琉璃构件、花鸟怪兽、仙人彩马、鱼龙变化,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单说那元代的戏台,古朴与精美兼得。遥想当年上演元杂剧的热闹与华彩,以及那时台下百姓的热闹与开心,随即就能描绘一幅和谐共生、悠长旷远的时空共同体画卷。据资料表明,该戏台前的观众区地面,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地面铺设,是研究我国古代戏曲发展难得的实物。
文庙紧邻城隍庙,旧名“德化坊”,始建于唐,元代六年(公元1269年)重建。其大门为棂星门,建于明正德年间,为石作三间四柱三楼石坊式,仿木构石雕庑殿顶,顶脊为卷龙纹,中有屋形脊刹。文庙现存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此外,该建筑群还有文昌庙、试院、文前塔等,均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在我国县级文庙建筑群中实属罕见。
文庙往里走为大成门,也称戟门,为开廊式建筑,建于明代。前后廊下竖历代碑刻14通,有文征明的两尊草书碑赫然在列。两侧有角门,角门东为名宦祠,供奉县内任职期间政绩卓然、为民称颂的好官员;西为乡贤祠,供奉有太平籍人士在家乡或在外任职期间,政绩显赫、载入史册的人物。两侧各有九间建于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的廊庑,廊下竖有近年来收存于各乡村的碑刻数十通。
文庙东原为文昌庙,可惜仅留庙门券洞式门楼一座,上为魁星阁。魁星阁六角攒尖顶,两层,通高约15米。文庙侧前为学宫,也就是试院,是旧时文人考试的地方,学宫与文庙并列互通,通称“庙学”,都是古代县级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明清两代,这里曾走出了不少名宦名臣与文人墨士。据《太平县志》统计,宋代至清代,这里共出了47名进士、316名举人、179名贡生、34名拔贡、47名例贡、172名岁贡。
从鼓楼往南,穿过仍然留存着古代铺面的老街,出了南门到南关,有座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的社稷庙,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社”指土地,后来引申为祭祀;“稷”指五谷,“江山社稷”即为家国天下。社稷庙是县署官员祭祀神灵的地方,在这里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社稷庙坐北向南,保存有献亭、正殿、钟鼓楼。正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椽,主梁架为五架。正殿正面前方为献亭,五架梁券棚顶,四周以木柱连接枋栏、雀替,架下一周施垂莲柱,柱头及补间、砖角均有山水人物、博古案鼎图案,整体构图自然和谐,雕刻刀法熟练流畅。正殿东西两侧有通木结构钟鼓楼各一座。整体结构精美,尤以木雕为胜,它和献亭的木雕风格极为一致,纯用木材搭构的钟鼓楼却并不多见,是清代中期木结构钟鼓楼及木雕的上乘之作。
时光远逝,祈祷早成了往事,所幸社稷庙没有随着时光远逝而消失,仍然坚守着一份质朴静卧在这里。
再往南,就来到洪济桥。汾城镇共有望汾桥、无名桥、广济桥、会济桥、洪济桥5座桥,在北方城镇里也算多的,分布于该镇东西南三个方向。更为奇特的是,5座桥大小不同,建筑各异,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洪济桥,为北方少见的廊桥。至于缘何在北方小县城出现这样独特的廊桥,却无人能知晓了。
洪济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清乾隆年间易木桥柱为石柱。石头铺成的路面连接一条通途,石柱支撑的顶冠形成了一座厅堂,可通过,可歇脚,可避风雨……
有人说,汾城镇是穿越了千年的记忆,残缺在历史的沧桑和自然风雨中,正是这种残缺中的古朴,让太平古韵处处孕育着时代新风。

稿件统筹:屈建龙 欧志强
摄影:马正 要笑 李久民
组版:王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wq2giuzqr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