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事评论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描写,从“声画心同步”开始

时间:2022-08-22 09:20:54 来源:山西晚报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有一类诗,专属于唐代。
唐之前或之后,尽管诗人辈出,但这一类诗的水准和成就都离唐代相差甚远。这就是边塞诗,唐朝的边塞诗有近两千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
唐朝诗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部分都走南闯北,行万里路见远方。边塞成为那时热门的诗人目的地。二是很多诗人都有从军经历。
这是一个强大帝国的附属品。唐朝戎马开国,几百年来对外战争不断,无论是与东边的高丽、百济,对西边的突厥、吐蕃都有过多次战争。强大的军力和战争是当时风貌。战争不但存在于文人的笔下,也成为那个时代文人建功立业的最大选择。唐朝在科举取士之外,各地节度使普遍使用“入幕”制度,大量文人投笔从戎,成为各将军头门下的幕府成员。
李益的一生都伴随这样的经历。他出生在边塞凉州,16岁的时候,为了躲避唐朝和吐蕃的战争,全家迁往了洛阳。不久,凉州就被吐蕃攻陷。科举考中进士后,他又辗转在多个节度使帐下幕府,边塞伴随了李益的一生。
“久战无勇兵”,长期的军旅生涯,在李益笔下,沙场并不是旌旗飘扬、热血澎湃的地方,有了更复杂的意味。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人晚上登上受降城听到了笛声。
“受降城”,听着多么气派的名字,本来是唐朝武则天时期为了抵抗突厥的入侵修筑的,名字表达了必胜信心,与敌一战,就要战败对手,让其在此受降。
但细读题目,此刻已入夜,诗人为何要登上这座城呢?是因为有战况吗?还是有什么大型夜晚演习?都不是,而是听到了笛声。
这太不像战场了,在这么凶险、辽阔的古战场上,诗人没听到战鼓、军马奔驰或厮杀的声音,只听到了一声笛声。
如此反常,作者要表达什么呢?我们接着来看诗。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受降城,这都是为了军事而诞生的建筑,“回乐烽”是烽火台、是万里长城的军人驻扎点;“受降城”也是一座为了打仗而有的城。
边塞一定是荒芜、一望无际的沙漠,夜晚一定要有月,但夜晚将这一切都变了模样,“沙似雪”,在月光下,本来是黄沙变成了雪地,这是视觉上的变化;“月如霜”,月光在黑夜中,像一片秋霜挂在眼前。
这不仅仅是视觉的印象,我们读到雪和霜,想象下诗人夜晚登上这座孤独的城池,身上突然就生出了寒意,诗人并没有写这是什么季节,也可能这是在盛夏,但这不重要,这首诗的意境是“寒冷”的。
写文章,描写一个场景,并不是在重现你看到的,而是用文字来把你的感知表达出来。你不是在写景,你是在写你心中的那个景。
这就需要“声画心同步”,有句广告说“没有声,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我们描写场景时,不能只限于场景的形象,要加入声音,加入你的嗅觉、触觉和心理感觉,这样你才完整地创造了场景,文章在读者眼前才能构架起更丰富的内容。
夜深了,并没有什么战争和大型活动。一个睡不着的人登上了城,眼中的战场和月光变成了冰天雪地。不知不觉,读诗的人都感觉到了寒意,诗人一定更冷,为何,因为这里离家太远了。
李白的《静夜思》,取的是一样的意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晚上睡不着才会盯着那床前的月光看,远在他乡、孤独一人才会感觉到月光的冷。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么辽阔的边塞大漠苍凉,突然传来了一个“芦管”的声音。可见夜之深、夜之静。芦管是一种乐器,这里就是笛声。谁吹奏的这个笛声,诗人没有说,但可以猜到,也是一个睡不着觉的人,和诗人一样思念家乡,感受到这边塞孤独寒意的人,用吹笛来排遣寂寞。
夜晚,人的视觉受限,听觉就敏锐起来。一声笛声就能让城上的诗人听到,但茫茫大漠,诗人却找不到这个笛声的来源,“不知何处”,恰恰写出了边塞之大,诗人之揪心。
“一夜征人尽望乡”,再深的夜、再大的城,一声笛声就像一个火苗一样,突然把这夜、这城照亮了。“一夜征人”,所有的兵士都被这笛声吸引了,所有的征人都没睡下,浓浓的思乡情这一刻被这一声而释放,“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些兵士已经离开家多久了,久到一入夜就失眠,听到一声笛声就想起故乡。
这笛声,会不会是儿时的童谣,或是故乡的民歌,又或是地方军营里的士兵吹响的思乡曲,并不需要清晰指出,对所有远征的士兵来说,这是此刻内心的共鸣点,是大家共同的哀怨和哭诉。

十八花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