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报道 >

智能技术莫成服务障碍

时间:2022-05-19 09:22:11 来源:山西日报


智能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服务便利,可与此同时,其使用门槛也给一些人造成困难和麻烦。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4%的受访者遇到过智能技术障碍,经常出现智能技术障碍的生活场景,涉及无人售货机、网上办事服务、使用共享单车,以及智能手机操作、乘坐公共交通、人工智能客服等。
谈及智能技术障碍,不免令人联想到“数字鸿沟”问题。的确,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日常的出行、就医、消费等场景中遭遇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数字鸿沟”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智能技术障碍又绝非仅与“数字鸿沟”挂钩。上述调查中,不少中青年受访者同样遇到过被智能技术绊住的情形。像无人售货机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购物,说明经营者在日常管理上还不到位;网上办事服务不畅,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涉事职能部门尚未做到以人为本,甚至有技术加持下的惰政之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消费者遇到过买东西拒收现金,只接受扫码支付的情况,这原本就有违《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对此,人们往往见怪不怪,未曾深究。
伴随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智能技术在生活场景中的覆盖率越来越高,这固然是大势所趋,然而无论如何,它不该在无形之间抬高服务门槛,让人感觉到不友好、不和谐。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应用创新并行。中国青年报开展的上述调查当中,71.0%的受访者也希望引导数字服务方式与传统服务方式良好结合。如此看来,推崇智能技术与沿用传统服务,并非简单的“二选一”,当前形势下必须做到并行不悖。
运用智能技术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去障碍化,一方面,需做到有规可依,对于那些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性服务领域,像政务、医疗、金融、交通、网购,等等,不妨从国家层面出台具体规定,要求相关服务机构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传统服务方式;另一方面,要做到严格执法,对于像拒收现金等明显违法违规情形,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出击,加大查处与宣传教育力度。在此基础上,作为相关公共服务机构,亦需正视问题,可以通过探索采取技术包容手段,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比如共享单车,除了扫码支付外,最好还能提供刷卡方式便利人们骑行。至于社会公众,在遇到因智能技术障碍使个人合法权益遭致侵害的情形,则可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促使相关部门受理并稳妥解决问题。

周慧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