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商讯 >

致敬防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时间:2022-05-19 09:21:38 来源:山西日报

20220519_d217dfe54446ef1d2a1fe1d45925814f.jpg

“赵海生雷锋团”团队成员正在做消杀前的准备工作。本报记者摄

20220519_6f6a96592b5cb6d0e2dab2be521de79d.jpg

面对太原市突如其来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太原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迅速响应,扛起抗疫大旗,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本报记者摄


A 太原市39中退休教师张连智
党旗在哪里 我就在哪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向太原袭来。这场疫情对于太原市的每个市民来说都是一场严峻考验。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战斗。全市上下,积极行动,社区成了抗击疫情阻击战的主战场。
4月6日17:15分,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道桃园北路东社区发出通知,“18:00要进行社区首次抗原体自测”。太原市39中退休教师张连智看到通知,第一时间拨通社区薄主任的电话,主动请缨当志愿者。从6日下午开始,张老师便全身心投入到了社区抗击疫情志愿者队伍中。每栋楼,每一单元,甚至是每家每户的人员统计和发放抗原检测试剂,总能看到张连智老师认真而忙碌的身影。检测结果数据的统计工作,需要挨门挨户收集,完成统计工作,已近凌晨1点。
4月13日早6时,张老师又投入到了社区第二次核酸检测的服务中,他热情地维护检测人员的秩序,反复提示每一位戴好口罩,保持间隔距离。在检测服务工作中,他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时间历时7个多小时。虽然辛苦和疲倦,但作为志愿者,能守护自己的家园,张老师感到很是欣慰。
在社区两次抗原体自测和三次核酸检测现场,张老师总是早来晚走,有的工作从早上6点一直到凌晨1点才能结束。就这样,他同其他年轻的志愿者并肩战斗,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奋战在社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张老师表现出一个老党员奉献精神。他舍小家顾大家。老伴身体不太好,需要人照顾,但老伴得知张老师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时,非常支持,她希望老伴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张连智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了一位老党员的情怀。受到社区和各界人士的赞誉。他没有豪言壮语,但他始终坚持“党旗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这就是一位老党员内心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庞雪峰


B 赵海生雷锋团
传承雷锋精神 书写抗疫答卷

清明假期过后,疫情形势又变得严峻起来,太原市小店区很多地方成了管控区、封控区,打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全市展开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攻坚战。
4月6日,志愿团体“赵海生雷锋团”赵团长接到小店街道办参加抗疫工作的通知,赵海生团长立即号召团队成员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团队成员赵晋、梁明辉、宋海川、张双、许小利、白艳花等同志立即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
“赵海生雷锋团”的志愿者主动承担起所在社区和附近街道及相关单位的消杀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大汇嘉园草莓园王建磊主动无偿提供两台消杀机器,为消杀工作提供了物资基础。还得到了“赵海生雷锋团”的合作单位中法新闻网、东方物业公司的大力支援。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能提供资源的免费提供。与此同时,小店街道办主任王晓燕,东方物业经理李瑞无偿给大家提供消毒水,汽油,饮用水等物资,大家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疫消杀工作中。
据统计,4月7日和8日两天,“赵海生雷锋团”的志愿者们分别在人民南路浦东雅典小区、中铁十七局住宅区、办公区、警苑等小区,进行了大面积消杀工作,遍及住宅办公楼每个区域。志愿者背上几十斤的水箱从一楼到八楼,背上都被汗水打湿了,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只为百姓多一份安全保障。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赵海生雷锋团”的志愿者们在抗疫工作中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用热情和行动担起抗击疫情的重任,他们以无私奉献精神,汇聚成最温暖的阳光,以实际行动抒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传承着雷锋精神。

梁建国


C “最美退役军人”戴利宝
扛起重任 彰显军人本色

面对太原市突如其来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太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广大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广大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迅速响应,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冲锋在前、勠力同心,践行着奉献爱民的初心。凝心聚气、同心抗疫“退役军人”合力,退役不褪色,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本色。
太原市“最美退役军人”,作为山西新青年应急救援退役军人大队队长戴利宝,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成立小分队,协助太原市开展疫情防控服务工作。4月4日晚,志愿服务队接到转运封控区紧急就医患者的勤务需求,于4月5日立刻派出4辆救护车,18名志愿者分两个班次出勤,从早6时到晚上11时,每日运行100余次,转运紧急就医孕产妇、血液透析、外科创伤、术后复检等需求200余人次。4月6日至7日,派出队员20人,协助太原市小店区康宁社区进行消杀工作,协助学府产业园区进行核酸检查,包括现场的人员引导、信息统计、秩序维护等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退役军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基层一线彰显了军人的担当本色。

小雪


D 第一物业工作人员
坚守岗位职责 筑牢社区防线

随着太原小店区疫情的突然“来访”,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太原市多处小区。太原——这座美丽的城市,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学校停课、小区封闭,道路设卡、工厂停工……
政府、机关、学校老师、社区工作者、物业基层岗位,成为了疫情防控的最美逆行者。在晋源区南中环西街当代MOMA小区,第一物业的一线职员、小区的志愿者,本着“舍小家为大家,愿疫情早日结束”的期许,成为小区勇敢的逆行者。
4月6日,小区物业接到次日早5:00晋源区各小区全封闭的通知,物业的所有员工,和家里的老人道别,安抚好幼小的孩子,带着被褥一起住在小区,宿舍不够住了,就自己在小区租房住,只为了给居民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在接到封区通知的同时也收到了次日核酸的指令,大家各自按照职责进行分工,信息采集组、发放棉签组、秩序维护组、登记信息组。有困难大家想办法克服;隔离服不够,裴裴一直等到凌晨1点多物资送到位;区里的物资没有到位,高高一直到凌晨3:30还在取物资的路上;早上5点集合,开始封闭小区,他们又准时出现在了小区门口,一晚上没有休息,也要确保一线岗位不缺岗;客服部主管王宇欣和几个女孩挤在了一张床上和衣而睡。早上5点又参与到了小区核酸的准备工作中……第一次核酸2077人的任务在大家的紧张、认真、严谨、忙碌中,在业主的理解和配合中顺利完成,核酸阴性,大家总算松了口气!
4月8日,逐门逐户发放2600份抗原检测试剂;4月9日,为保障采购物资,办理通行证;4月10日,办理在晋源区上班的通行证;4月14日,第二次抗原检测2900人;4月15日,第二次核酸2649人……直至4月25日,第三次核酸检测,2719人,全部阴性,我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在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山西第一物业迅速做出反应,党员代表、退伍兵代表以及物业管理人员集结,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为业主在小区封闭后的日常生活提供强有力保障。
按照社区要求,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把控,为小区居民守住一方平安。此外,疫情期间,山西第一物业工作人员展开多频次消杀工作,对电梯、楼道、门把手、小区出入口、园区主干道、园区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垃圾桶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杀。
山西第一物业工作人员每天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他们不分昼夜,严守防疫各岗位,只为做好业主安全的守门人。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业主正常的生活需求,他们为业主采购物资;为保证小区特殊人群能够正常做核酸,他们挨家挨户上门登记,为共同抗疫提供更有温度的物业服务,用责任和担当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致敬物业一线职员,身体透支发烧生病,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致敬小区志愿者,看着身心疲惫的同伴,默默加入到了抗疫的行列中;当疫情突然来袭,物业人始终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

本报记者庞雪峰


E 接返点的4个棒小伙
青春在奉献中激扬

细雨涤清尘。凌晨4点钟,卖菜的洪大爷就早早起来,推着青漉漉的新鲜蔬菜,要趁着早市,卖个好价钱。一辆闪着警灯的闭环转运车,从身旁呼啸而过。“又是一夜没有睡,还这么精神!”洪大爷微笑着喃喃自语,打心底里点赞。其实,为这4个小伙子点赞的,还有更多、更多的人。
自4月份疫情严重以来,翼城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号召和要求,紧急部署,严密对接,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强化“第一落点”管控,做到第一时间掌握返翼人员信息,第一时间实行闭环管控、闭环转运隔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切实做到无缝衔接、快速转运、交接清晰、精准服务、全程闭环,筑牢全县应对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在临汾、侯马等地专门设立了“点对点”接返转运点。这4个小伙子,就来自翼城县人民医院,承担着翼城县驻侯马市“点对点”接返转运的任务。
从4月5日到5月10日,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仅单辆车往返行程就达1.6万公里,两辆车共3.2万公里,接返风险区来翼(返翼)人员3000余人。冰冷枯燥的数字背后,是艰辛的付出,是青春的绽放,真诚的奉献。
每天早上8点钟,他们就要准时出发,赶往侯马转运点,每天往返四五个来回,往往送下最后一趟风险区来翼(返翼)人员,就已经是凌晨一两点,甚至三四点!车座就是最好的床,为了能抓紧时间多休息一会,他们几乎“舍不得”回家去睡,怕时间“浪费”在路上。吃一顿安稳饭,就更不要“奢想”。往往是在路边随便买点吃的,就赶紧上车,因为转运点还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滞留人员在翘首以盼!为了让这些滞留人员早点回家,他们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发车,第一时间进站,第一时间将这部分滞留人员送回家,最远的是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西阎镇。
26岁的李昱东,刚刚结婚一年,却和新婚妻子咫尺天涯;39岁医保科副主任高晋华,为了抗击疫情毅然抛家别舍,23岁的回族青年程彦,克服饮食不便、逆行而上;还有准备结婚、为了疫情推迟婚期的王海涛。他们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
青春在奉献中激扬。不管多苦,不管多累,没有一个人抱怨,更没有一个人退缩,4个年轻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青春答卷。

郭向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