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拓宽就业路敲开“幸福门”

时间:2022-01-26 13:20:59 来源:临汾日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近期,省政府对全省减税降费助企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20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其中,在扩内需保就业保民生方面,我市“培训+鉴定+就业+服务”模式受到肯定与表扬。“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这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多个部门“齐上阵”共同谋划实施的民生工程,自2018年开展以来,通过大力建设“临汾技工”品牌,让全市39.2万人接受技能培训。市委书记闫晨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峰多次批示安排部署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我市成立领导小组,随之《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汾市新发展阶段深化“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推进“临汾技工”品牌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一一出台。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加快进度、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及“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有证拿、有班上、有钱赚”的美好愿景一步步从规划变为现实,在平阳大地徐徐铺开,汇聚起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惠民生是为了谋发展。在临汾,就业创业者一张张灿烂笑脸的背后,是我市保障民生真金白银的投入,是人社部门与多行业联手协作、砥砺前行的真情付出。一连串闪光的数字,折射出全市人民奋斗的精彩轨迹,也书写了一张张闪亮的技工名片。

一县一品 叫响品牌升级路

在襄汾,一块烧饼,唤醒家乡味道;一门手艺,搭上致富快车。

寒冬街头,襄汾县城行人稀疏,李俊虎的“晋襄酥烧饼”餐车前却排起了长队。

“好吃,每天吃都吃不够!”

“放寒假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买烧饼,这是家乡的味道!”

……

听到群众啧啧称赞,39岁的李俊虎腼腆地笑了笑,不由加快了揉面、擀饼、抹油酥的节奏。他从事烧饼行业20多年,曾先后在北京、天津、太原等地做烧饼生意,后因照顾家庭,回到襄汾老家。

李俊虎说:“刚回来的时候,也没想好要做什么。”踌躇之间,他了解到襄汾县人社局正在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免费培训。“这个好,不光能免费学技能,还能帮着就业。”他便第一时间报名了。

襄汾县人社局了解到李俊虎是一个有着多年做烧饼经验的“老手艺人”,便邀请他为学员授课。“本来想当学员,没想到成了老师。”搭乘县人社局的扶持快车,他将多年做烧饼的经验倾囊相授,数十期培训学员满载而归。李俊虎也成为襄汾县首辆“晋襄酥烧饼”快餐车的老板。

现在,他的徒弟们也可以“披甲上阵”,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将烧饼烤得金黄酥脆,实现了学一门手艺、搭上致富快车的愿景。自“襄汾烧饼”被评为省级劳务品牌以来,先后带动从业人员3万余人。

在浮山,一碗拨面,香飘天南地北;一手厨艺,全县规模发展。

初见浮山县面点师王丽荣时,她正娴熟地拿着两头都是刀柄的刀,拨着面条,粗细均匀、长度相等的面条在她的刀下一根根整齐排列。“别看叫刀拨面,其实它的刀刃并不快,所以在拨面的时候要手腕用力。”停下手中的活,王丽荣告诉记者,“刀拨面和面比较讲究,醒面时间也长,需3到4个小时。”

走在县城里,大小不一的“老浮山拨面”面馆,分散在各个角落。在紫东阁店,店面招牌匾上“浮山咥一碗”“吃到至味是咥面”的字样别样醒目,细心的话你会发现,牌匾最下方还标有一串数字代码“浮第010 NO 0035”。

浮山厨师劳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奇峰介绍:“这是老浮山拨面加盟连锁店的编号,目前临汾、太原等地已加盟了90多家店。我们对前100家加盟店免费配备价值1.8万元的门牌、文化墙、工服、餐具等,另外还发放3万元改造补贴。”

为了培育厨师产业,浮山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浮山县厨师产业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正科级建制的浮山厨师劳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将“浮山厨师劳务品牌建设”列为2021年度全县三件大事之一。浮山县还列入10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强力予以经济支持。2021年,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浮山厨师”已由市级劳务品牌升级为省级劳务品牌,带动从业人员1.1万余人。

在乡宁,一口窑炉,腾起淬炼之火;一把好壶,创业带动就业。

前不久,乡宁县景韵鸿鹄紫砂工艺有限公司的孙永强捧回2021年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创业组)二等奖奖杯,他研发的新焐灰烧制工艺获赞无数。孙永强介绍:“这项工艺采用纯天然的烧制手法,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物质,所以备受消费者青睐。”在他的探索下,“黑色紫砂壶”也应运而生。

如今,孙永强已成功注册了专属于自己公司的商标,其研发的新焐灰烧制工艺技术也得到肯定,由他们公司制作的紫砂壶、杯子、花盆等器具的底部均刻有“景韵鸿鹄”商标。孙永强的紫砂新工艺不仅运用到烧制紫砂壶上,还推出私人定制的大型陶版画等新产品。

目前,孙永强的紫砂店已走出乡宁,开到了临汾、太原等地,他的紫砂产品频频亮相广东、宁夏、新疆等多个省(自治区)的大型展会上。乡宁紫砂陶文化悄然兴起,带动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在这里就业创业。2021年,乡宁县开展陶艺、农艺师、厨师、家政等多种工种培训400期,培训2.4万余人。

此外,在临汾,华翔工匠、晋都手工编织、巧巧柳编、尧乡姐妹、晋南钢铁工、洪洞三保、西山果树工、好帮手家政等一大批市级劳务品牌持续涌现,并不断进军省级劳务品牌。乡宁紫砂工匠、安泽药茶、新田机械工(侯马)、襄汾叉车工、冶铸技工(翼城)、尧都保育员、霍州年馍大妈、吉县果树工、汾西红豆黍米饭等,正一步步向新一轮的市级劳务品牌迈进,全市“一县一品”战略格局初步形成,“临汾技工”叫响全省,发展势头强劲。

一技在身 铺就金光致富路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为临汾的就业群众铺就了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道。2018年以来,全市39.2万人接受技能培训,9.8万人经培训后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32.2%;新增技能劳动者15万人,新增高技能劳动者1.1万人,助推43.8万人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

其中,曲沃县“订单式培训”走在全省前列,“技能鉴定+培训+就业”新型培训模式受到了就业人员、用人企业及全社会的多方赞誉。

参加了曲沃县人社局组织的“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专项培训后,闫俊正和他的爱人双双就业于晋南钢铁集团,俩人每月收入稳定在20000元左右。短短几年,工作认真、能力突出的闫俊正已经成为该集团后勤处副处长、总裁办副主任。前不久,参加了集团年终员工奖金发放仪式的闫俊正高兴地说:“有了技能,收入翻番,年终还能领一笔奖金,这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山西立恒技工学校是我市为企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而建立的一所技工学校。

“晋南钢铁集团用人需求量大,而我们学校有完备的师资,县人社局牵线搭桥,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山西立恒技工学校校长龙爱梅如是说。2021年,曲沃县人社局专门为晋南钢铁集团开展两期总计320人的“订单式”培训班,培训合格后,全部进行技能鉴定,到该集团就业的就业率高达80%。

家门口学技术,边工边学、学中考证、学中就业……在侯马建邦集团,这一愿景已顺利实现。

“大学学的专业广度够了,但缺乏实践。”去年刚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的曹龙,已顺利在建邦集团就业,但他依然选择再次“回炉深造”。参加了侯马市人社局和建邦集团联合开展的技能培训,让他的“断层”在多次技能培训中成功连接。令人惊喜的是,他用短短一个月时间顺利考取了三个等级证书。“下一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踊跃参加省内外大赛,向更多人展示山西工匠的风采。”曹龙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在侯马市,还有多个与建邦集团一样的企业,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中吸纳到有用人才,将人才补充到企业建设的大军中。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52岁的李锦彪便是“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的受益者之一。“从邯郸回到老家侯马,通过免费培训学习,让我有了养家糊口的岗位。活到老学到老,我会不断学习,争取考取高级电工技能证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收入。”

据了解,我市打造十大精品工种、创建十大劳务品牌、认定十所鉴定机构、举办十场技能大赛、组织十场招聘活动、选定十个培训示范基地,确定了以提高“取证率、就业率、增收率”为目标,以“订单式”“菜单式”“项目制”和“培训+鉴定+大赛+就业”为手段的培训就业模式,深化“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

目前,全市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优化提升,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正在加速成长。

同心同力 走出一条幸福路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住有所居、民有所依、业有所就……归根结底,是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让一座城市更加温暖。

“我要带领更多农村妇女走出大山,获得技能,增加收入,增长见识……”这是永和县李爱红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她是临汾高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是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也是永和家政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还创办了永和县时代新人职业培训学校。“2021年,我校袁娟,在参加全国组织的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育婴项目职工组铜牌,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参赛过程中,县人社局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李爱红告诉记者,“永和县人社局对企业的服务就如‘娘家人’一样温暖。2021年,民生山西APP发放培训券,需要群众线上领券,但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领,县人社局便组织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手把手给群众普及操作流程。领上券后,根据经历、年龄等各方面条件,县人社局为群众筛选出适合他们的工种,实行‘跟踪式’服务,将技能培训工作落到了实处。”

此外,在乡宁县,为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带领更多人学到本领、掌握技术,过上好日子,该县人社局实行培训补贴奖励制度,为参加培训的劳动力进行补贴,对取得高技能证书人员予以500元/人的奖励……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百姓福祉,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与创造力。

这些县(市、区)的做法与工作成效并不是个例,而是我市着力深化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

尤其在2021年,我市水涝灾害严重,为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摆脱困境,市、县人社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有针对性地挑选家政服务员、中式面点师、刺绣师、保健按摩师等培训工种供受灾群众选择,及时协调培训机构,组织师资力量,带上培训设备奔赴各地安置点“送教下乡”,既提高了受灾群众的就业技能,还增强了他们灾后重建的信心,获得了一致好评。大宁县、汾西县等地的经验做法也受到了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关注。

“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事关民生福祉。我们将就业创业列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多部门合力攻克这道难题。”市人社局局长黄海华说,该局多措并举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为广大群众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夯实了基础。

职业技能培训如火如荼。2021年,市人社局爬坡过坎,克服疫情、灾情等多重困难,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全市新增技能人才8244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694人,培训工种增至160个。全市就业体系正由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劳动力转变。

劳动技能鉴定扩面稳中有进。广大群众的持证上岗意识越来越强,全市就业人员的持证率和高技能人才逐年增加。根据实际需要,全市鉴定机构在原来17所的基础上,又申报25所,构筑起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了“互联网+技能鉴定”一站式服务,打通了证书发放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85728人次。

就业率、就业人数实现“双高”。2021年,我市举办了“春风行动惠民生促就业系列专场招聘活动”、“技能圆梦想,就业有‘位’来专项招聘大会”、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多场大型招聘活动。此外,市人社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组织举办了周六招聘会28场,举办线上招聘会71场,提供岗位69369个,达成意向1283人;举办线下招聘会场228场,提供岗位109093个,达成意向69470人。

当好“娘家人”,做好“暖心事”。提升质量,是市人社局坚持不变的服务主旨。近年来,该局组织带领襄汾县、浮山县人社部门主要负责人到福建沙县参加考察学习“沙县小吃”劳务品牌建设经验;协调交通运输等部门,统一组织包车、包机,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承运服务,实现了返岗务工人员“出家门口”“上车门口”“到厂门口”的一条龙服务;启动了“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即时办结事项从接收材料到办结不超过30分钟,限时办结事项在规定时限的基础上提速50%以上……

一座城市的光芒,来自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安居乐业,是一座城市最动人、最有吸引力、最具可持续性的美丽风景。临汾这座活力之城,在“全民技能”的强力牵引下,正汇聚磅礴之势,积蓄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 王晓娜 赵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