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王晨摄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完成67.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完成82.5亿元,同比增长40.9%,超奋斗目标24个百分点……5月26日上午,灵丘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公布了这组可喜的数据。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灵丘县按照建设面向京津冀雄“三区一地”发展定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转型步伐强劲,项目建设推进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大抓工业,增强县域发展后劲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一区多园’的规划目标,全力建设面向京津冀雄地区的新型产业聚集地,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灵丘经济技术发展园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文治说。
为充分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灵丘经济技术发展园区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目前已经基本形成生物产业园、巍山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区——大数据(新材料)产业园“齐头并进”,信息数据、冶金、建材、生物材料、农副产品加工、轻工业等门类多元的产业格局。
山西鑫宇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硅酸铝陶瓷纤维系列产品项目、奇灵家具二期制造项目、环美合创公司新材料二期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项目进展顺利,1-4期已投入运营;京东集团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项目签约并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
同时,该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项目落户和建设过程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一对一”服务,根据项目规划选址、土地征用、供水供电等方面需求,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快速开工营造宽松环境。
今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的开局之年,灵丘县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第一支撑作用,全力以赴扩投资、抓项目、促转型,以高质量的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据了解,该县今年共安排实施项目100个,总投资252.1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5.11亿元。
振兴农业,做好“特”“优”新文章
服装加工车间、菌菇大棚……5月23日,记者来到灵丘县独家峪乡张家湾村,特色产业给小山村带来的发展变化映入眼帘。
“村里现在就没有闲人,大家都有活儿干。”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斗如数家珍地介绍:“成发养殖合作社除了资产收益分红,还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16栋食用菌大棚春秋季一天就要三四十个劳动力;可以天天去扶贫车间上班。另外,村子里设置了清洁、护路、护林等公益岗位,都是挣钱处。”
“以前可不是这样,家家都穷,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往外面,每逢雨季,滑坡、泥石流堵得人都出不去。”村民郑祥说,近年来,张家湾村利用县里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有利契机,投资300万元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展菌菇产业。“今年,共产出灵芝粉400斤、香菇3万余斤、羊肚菌250余斤。村里还投资30万元新建了蔬菜示范大棚2栋,试验种植有机西红柿1.5亩,长势很好。”张成斗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能稳定在30万元以上,大家日子好过多了。
张家湾村只是灵丘县乡村振兴的一个代表。灵丘县围绕大同市委、市政府八大特色产业振兴战略部署,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特优”上做文章,有机农业、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药材加工园、智慧养牛、生态循环农业等项目遍地开花,做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灵丘农业“金字招牌”。
做强文旅,打响山水康养品牌
“80多年前,八路军将士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打出了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大捷。”5月20日,晨曦微露,即使是疫情期间,仍有游客前来观赏,瞻仰着这座高耸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追忆着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情景。
“京西福地、山水灵丘”。近年来,灵丘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依托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一核两翼多点”发展布局,有机融合山水文脉、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势头。
“许多向往乡村游的市民均把灵丘作为出行首选。”“五一”假期,大同旅游集散中心董事长李迎东率领团队在灵丘县多个村庄走访,为“大同旅游一卡通”策划打造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他说,灵丘县持续依托“红、古、绿”三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型关大捷景区、唐河大峡谷省级旅游度假区品质持续提升,觉山寺、花塔、车河3A级景区创建全力推进,各类乡村民宿如云朵驿站、含水小寨、奶奶家民宿等成为“网红”。
近年来,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灵丘县举办了车河有机农业发展论坛、全国民宿大会、灵丘花塔村乡村艺术节及在北京举行的“京西福地,山水灵丘”旅游推介会等。同时,该县也被评为“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到八方游客的青睐。
该县还整合红色资源,依托白崖台、小寨、下关、杨庄、刘庄、石矾等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庄,开发创意“红色旅游+产品”,从多个维度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灵丘这个革命老区在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一个个项目建成落地,一个个乡村走向富裕,汇聚成为了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本报记者杨晓明
2022-05-27
2022-05-27
2022-05-26
2022-05-26
2022-05-26
2022-05-26
2022-05-25
2022-05-25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