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事评论 >

就业不离村挣钱又顾家

时间:2021-12-13 09:20:56 来源:山西日报


在北京务工多年,刘巨发挺内疚:“别人家的老人年纪大了在家有儿女照顾,而我的父母却常年见不着我。”2021年,刘巨发决定回到家乡方山县积翠镇后则沟村,“一来陪伴老人,二来在村里也能赚钱了。”
近几年,在后则沟村,随着产业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房子崭新、道路宽阔,像刘巨发这样外出返乡的村民不少。
“10年前,村子完全是另一个样。”积翠镇党委委员、后则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冯海虎说。
“村里人均耕地0.9亩,不是你家占了我家田埂,就是我家牲畜跑到你家地里去了,邻里间矛盾不少。”冯海虎说,“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冯海虎回忆说,以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调解矛盾,大家吵来吵去离不开一个“钱”字。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法子把大家‘拢’起来。”冯海虎在心里盘算。
“组织力量,筹集资金,种山楂、让荒山变成花果山、金银山!”2016年7月,冯海虎和村“两委”成员说了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在冯海虎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后则沟村得到扶持资金64万元。为了把这些资金用好,他们制定出运行细则,将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转化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入股资本金,取得的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和其他村民按股分红。贫困户通过参与扶贫项目建设,还可分别获得资产性分红和工资性收入。
按照“村集体控股、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配股、土地入股、其他村民现金或劳力入股”的模式,冯海虎和村干部及扶贫工作队经过讨论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整合资产量化为5000股,其中村集体占股1158股,占比23.16%;贫困户免费配股1006股,占比20.12%;土地股2000股,占比40%;非贫困户股836股,占比16.72%的股份制模式实施经营和分配。
科学的实施方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心。一时间,山上车轮滚滚、机声隆隆、铁锹挥动、笑语声声,运树的、整地的、挖坑的、填土的,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
当年,薛福玉老人工资收入7000多元,韩金全亦收入了5000多元,放羊的郭根有利用间歇时间还挣了3534元。“村里无闲人,人人有事做,每家都过得红红火火。”冯海虎说。
眼瞅着村民干劲上来了,冯海虎有了新的想法:“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安装路灯……村集体要出钱的地方不少。乡村振兴,还得壮大集体经济。”
作为全省首批整村退出的贫困村,后则沟村投资95.25万元建起了1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截至目前,村里的光伏收益达147.3万元,收益全部按照小型公益事业、公益性岗位、奖励补助进行了分配。
冯海虎说,首笔资金到账后,村里通过村民“一事一议”表决,确定每年从光伏收益中拿出2.8万余元,由苏喜贵等8名脱贫户负责村里的卫生清理;拿出2000元聘肢体残疾的乔香贵为村里的路灯、广播、自来水维护员;拿出5000元聘患有糖尿病的退伍军人曹喜根为村里的经济林管护员;拿出1.2万元聘因妻子患病需照顾不能外出打工的李永平为垃圾清运员……
2021年8月,后则沟村进行了村“两委”换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巨贵说:“光伏收益不仅解决了村里日常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还对孝老爱亲等文明户进行奖励。如今,田间路的整治、自来水维护和村道绿化等民生开支,再也不用发愁了。”
经过5年的经营,今天的后则沟山上已打造占地720多亩的山楂园,套种黑枸杞400亩、红芸豆360亩、柴胡600亩。红芸豆、柴胡收入的40万元全部按股分红。村民在山上务工、浇水、施肥,获得工资性收入16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老了老了,没想到既能在村里打工赚钱,还能领到分红。”村民刘玉文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后则沟村正在筹划着建设山楂切片初级加工厂,后续开展山楂深加工。“初步估算,项目投产达效后,每亩山楂林约可实现净利润2000元,预计年可收益140万元,村民每股收益252元,村集体每年约可增加收益29万元。”刘巨贵说。

肖继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