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热点 >

未设增速目标之下2022年普惠金融如何发展?专家:数字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3-11 16:46:14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3月11日讯(记者 蔺壮壮)近日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再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设定量化指标。在此前的2019年至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提出明确量化指标。

对于这一变化,业内专家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未对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提出量化目标,表明下一步工作重心应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明显提升小微金融供给质量、效率、效益。同时,专家认为,未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数字赋能,要从监管部们和金融机构两方入手,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2019年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做出要求。2019年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2020年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2021年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达到30%。

而根据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了2个百分点。2021年,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远超政府工作报告所设定目标。

央行日前也发文指出,2021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22个基点。2022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增至4813万户,同比增长45.5%。

“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不算小,在高基数之下,若仍要求保持非常快的增速,可能会出现给小微企业过度加杠杆的情况,引发新风险,亦不利于真正的支持实体经济。” 针对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再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提出明确量化指标这一变化,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这样表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破解小微金融服务中难点堵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步入“深水区”。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

董希淼进一步表示,未对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提出目标,表明下一步工作重心应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深化供给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明显提升小微金融供给质量、效率、效益,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深度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改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取消量化指标,要求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的同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未来,如何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曾刚表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数字赋能。在目前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全球领先的情况下,想要进一步提升首贷户和信用贷款比重,只靠传统方式是不够的,需要基于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普惠金融。

曾刚解释称,监管部门应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监管条件,包括数据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对数据监管政策的进一步的明晰等;同时对于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保持一定的监管容忍。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要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与此同时,由于在推进数字普惠过程当中,需要下沉到更高风险的客户,因此要做好自身风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董希淼也表示,金融机构下一步要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特点,研发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综合运用金融科技、线下调查等多种手段,降低对抵质押等担保方式的依赖,推出更多方便灵活的信用贷款。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及时响应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需求。对开户、结算、担保等方面的费用,能免则免,能降则降,切实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综合负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