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是英雄的山,太行精神熠熠生辉。为加速推进晋中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太行足迹——一山一水一支歌”文化旅游品鉴活动如期开展。
晋中拥有众多革命遗迹、红色资源,如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十字岭左权将军纪念亭、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园等。品鉴团由来自省内外的文旅界专家、学者及摄影师等组成,他们走进左权、昔阳、和顺、寿阳和榆社等地,通过调研走访、品鉴采风、沉浸体验等方式,聚焦晋中市红色旅游、康养夏养、左权民歌汇等优势资源,把脉当地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蔡红认为,晋中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富有特色,旅游开发起步早,市场要素相对完善,尤其近年来乡村民宿、非遗旅游融合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为活化利用资源、讲好晋中红色故事奠定了基础。
红色旅游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邢济萍表示,晋中市左权、和顺、寿阳三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富集。针对这些地区的开发与发展,晋中市应进一步将自然资源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研发更多高质量的红色旅游产品,更加注重“红绿”结合、文旅融合。
红色鲜亮,绿色怡人。“十三五”以来,红色热土晋中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已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左权莲花岩、百里太行画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寿阳方山森林公园、和顺云龙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景区(点),给品鉴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品鉴团一行还走进南太行山区的农村,了解革命老区利用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的情况,依托窑洞、古院资源,晋中市涌现出“太行人家”特色民宿新集群。
在昔阳县龙岩大峡谷,企业家石永峰开发了“柴火小院”民宿,并打造出晋中山佑美文创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书法、绘画、摄影、文学领域的创作人员前来采风;昔阳县孔家沟村投资200多万元,整修窑洞22孔,打造了农产品推广中心、孔府学堂、科普教育基地等,吸引游客住窑洞民宿、赏非遗展演、品农家饭菜,促进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晋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和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品鉴活动期间,如何进一步促进晋中市文化和旅游业更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蔡红认为,要进一步普查梳理资源,把家底摸清摸细。“一山一水一支歌”是区域旅游资源,离可转化、可打造的旅游产业还有一段路。下一阶段,晋中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上下功夫;要做好产品研发,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加强石拐会议等红色旅游资源和相关产品的研发,认真做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注重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的高质量发展,加大夜游经济的产品打造力度;要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在基础设施投入中,要统筹考虑加强相关历史遗迹遗址、文物的传承保护,加强景区规范化管理,发挥好资源优势;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后续发展蓄力;要统筹资源,加大宣传营销,加强区域联动、景区联动,进一步唱响晋中“一山一水一支歌”最强音。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裴歆悦认为,晋中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品独具特色,开花调、小花戏、傩舞等无不是当地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特别是“左权民歌汇”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晋中市可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打造一张张更鲜活、更具影响力的文旅名片。同时,要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尤其是吸引更多青年力量加入,使其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
2021-10-16
2021-10-15
2021-10-15
2021-10-15
2021-10-15
2021-10-15
2021-10-15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