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报道 >

柳林杨家将祖庙立儿寺

时间:2021-12-17 09:20:12 来源:山西日报

20211217_ce0c2721afc76fc097ce3b3835b233c6.jpg

照片上部是火塘寨的寨墙城门,门下即是杨家庙。


北宋杨家将《杨氏族谱》记载:“在火塘寨半山腰的悬崖上有座杨家庙,也叫立儿寺。该寺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寺内供奉十一尊石佛神像。过去每逢清明和春节,由我族长者带领杨氏老小到寺祭奠。”至民国年间,因文物贩子趁战乱之机,把石佛神像头砸了,留存石佛神像身子至今,日本侵略者把寺中的木料和砖瓦拆走修了碉堡,无奈停止了祭祀活动。
在山西省柳林县鸦沟村火塘寨下,远眺有一座古庙,拾级而上,可见三间庙宇。崖壁台阶的杂草丛中倒卧着红色的残碑,石壁一角有保存完整的基岩石刻,庙宇院落散落着古建遗迹与实物遗存。碑碣上书有“峕政和三年,书王良”等文字,说明庙宇是公元1113年竣工无疑。从原始石壁上所刻的“立儿寺,政和乙未交杨俊、刘阜”等文字可知,杨家庙立儿寺,由杨俊、刘阜经理二次营造,竣工时间为政和乙未年,即公元1115年。从“人字形”石槽下的窟窿遗址判断,可确定庙宇原状位置和高低尺寸以及朝向。庙宇倚洞穴而凿,应是因地制宜、省工省料、节约地形而为,并少砌筑一道内墙用以加固房梁,该是以原始石壁为墙无疑。另外,从神台轮廓可知,寺中塑像应是坐北朝南,倚靠原始石壁而立。
据当地年长者指认,杨家祖庙中现存两尊站立石像,一尊是杨六郎,佩剑立身,武士英姿;另一尊是杨五郎,身披袈裟,僧人装饰,作揖施礼。从石像的石质、颜色与政和三年碑碣比较,二者显然属同一色泽、同种石材的同时代文物,确系政和三年(1113)的古迹塑像无疑。
综上所述,杨家将祖庙立儿寺应是分两次修建。第一期施工于公元1113年竣工,第二期施工于公元1115年竣工。若第一次工期以3年计,则首期开工时间应为公元1110年,工期首尾共计6年。
根据档案馆存1951年12月4日《离石县文物古迹见闻随录》中“火塘寨,在一区(交口区)福寿村,世传为宋时杨业之父火山王杨信之寨,今遗址尚在,寨下有庙,有宋徽宗政和年间庙牌,庙中塑像十一尊,内包石像,民国年间,将四尊像的头,被盗截去,出卖古董客”的记载推论、北宋杨家将《杨氏族谱》中对“在火塘寨半山腰的悬崖上有座杨家庙”的记载看,确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一是至1951年前,虽遭日寇拆毁和古董商洗劫,但杨家祖庙仍有十一尊塑像,恰与杨家将后人世代承传,杨家祖庙敬奉的火山王杨衮、杨继业和佘太君及其八子,共计十一尊塑像相吻合;二是立身塑像,符合兄弟八人站立杨令公和佘太君两旁的情形;三是说明在民国之前的杨家祖庙,仍保持着完整古庙原貌。
2003年春,据柳林王家庄村抗日英雄王廷芝(1923―2005)、离休老干部王俊仁(1925―2018)、福寿村老者杨羔则、鸦沟村刘德长(1928―?)等目击者回忆口述,杨家将祖庙立儿寺,又名金杨寺、杨家庙,曾屡次遭到劫难。
第一次是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柳林后,为了修建卧虎湾碉堡,肆意破拆周边村庄的砖木建筑。当时不仅拆了杨家庙,同时还拆了神沟口的龙天庙戏台顶和东西厢房、蔡家沟村东的倒坐观音庙及戏台、王家庄村的老爷庙、王万仁的民宅楼子院二楼房顶等。尔后,文物贩子趁战乱之机盗走了杨家庙中的石佛像头。
可见,自公元1110年开始奉旨修建,到1938年毁坏,共计坚持岁岁祭祀828年的杨家将祖庙,才无奈停止了祭祀活动。杨家将祖庙虽经战火摧残,但根据杨家将后人及当地长者介绍,并通过现有遗址痕迹和遗存实物,仍可想见它真实的原貌。
立儿寺,位于福寿镇镇北、火塘寨寨门之下的悬崖石壁之上,嵌于东西长25米、南北宽5米、总面积125平方米的石台阶之中。北依石壁,头顶火塘寨,南立于崖壁边沿,俯瞰福寿镇美景,旁瞻清河水、泗水关风光。它西临绝壁,东向正门,是由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屋与石砌围墙和大门组成的一个坐西向东的完整寺院。大门为块石砌筑,形状高大雄伟,恰似牌楼。大门左边墙体紧贴石壁,右边墙体立至悬崖边沿,门洞为石碹拱形,外小内大,配制木质双扇门板,显得威严庄重。嵌入门洞顶的平面石上长约0.7米、宽约0.4米、深约3厘米的“火塘寨”3个石雕大字,使门庭顿然增辉。
寺院不大,但布局形神兼备,建筑精雕细刻,堪称一绝。庙舍中杨继业与佘太君的石像端坐正中,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昭、延郎、延兴、延玉的八子石像分立左右,杨家将三代十一尊雕刻精细的石像,光滑匀净,姿态优雅,栩栩如生。
据史料记载,立儿寺所建之日,正是宋辽对峙形势严重、关系紧张之时。当时,宋徽宗为了动员中国人抗辽,施以降旨诏令功臣义士、文官武将、名门官宦之后人,孝敬先祖、修建家庙为策,而杨家将作为忠勇爱国举世无双的典范,于时建庙,正合机宜,其建庙背景史书记载清晰。
一是早在杨家庙修建前70年,仁宗皇帝就非常重视家庙的修建,曾下诏书并给官地、赐戟(兵器)予以鼓励。引文如下:
《宋史》卷十一本纪十一记载:“庆历元年(1041)十一月丙寅,‘臣僚许立家庙。功臣不限品数赐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3197页)庆历元年(1041)十一月丙寅,“诏:自今功臣不限品数,赐私门立戟,文武臣僚许立家庙,已赐门戟者仍给官地修建,令有司检详制度以闻。”
《宋史》卷一百九(2632页)《志第六十二》曰:“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唐原周制,崇尚私庙。五季之乱,礼文大坏,士大夫无袭爵,故不建庙,而四时寓祭室屋。庆历元年(1041),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
二是宋时有明文规定:“官正一品平章事以上立四庙,宣微使、尚书、节度使、东宫少保以上,皆立三庙。”而根据《宋大诏令集》卷220政事73·褒恤上《杨业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制》杨业已经是官至节度使,所以说杨家祖庙立儿寺的修建背景,完全是在宋朝当时建立家庙制度下的产物。引文如下:
《宋史》卷一百九(2632页)《志第六十二》又曰:“己而宋庠又以为言,乃下两制、礼官详定其制度:‘官正一品平章事以上立四庙;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院事,见任、前任同,宣微使、尚书、节度使、东宫少保以上,皆立三庙。”
三是杨家将祖庙立儿寺始建(1110)之前年,也就是说在大观二年(1108),宋廷关于建立家庙的规定更加具体完善。《志第六十二》又曰:
“‘凡立庙,听于京师或所居州县。其在京师者,不得于里城及南郊御路之侧。’仍别议袭爵之制,既以有庙者之子孙或官微不可以承祭,而朝迁又难尽推袭爵之恩,事竟不行。”
“大观二年(1108),议礼局言:‘所有臣庶祭礼,请参酌古今,讨论条上,断自圣衷。’于是议礼局议:‘执政以上祭四庙,余通祭三庙。’‘古无祭四世者,又侍从官以至士庶,通祭三世,无等差多寡之别,岂礼意乎?古者天子七世,今太庙已增为九室,则执政视古诸侯,以事五世,不为过矣。先王制礼,以齐有万不同之情,贱者不得僭,贵者不得逾。故事二世者,虽有孝思追远之心,无得而越,事五世者,亦当跂以及焉。今恐夺人之恩,而使通祭三世,徇流俗之情,非先王先制礼等差之义。可文臣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祭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余祭二世。’‘应有私第者,立庙于门内之左,如狭隘,听于私第之侧。力所不及,仍许随宜。’”
由此可见,杨家将祖庙是奉旨修建。之所以庙中塑杨家将三代十一尊像,缘于“文武升朝官祭三世”之标准;之所以建于杨业故里火塘寨,缘于“凡立庙,听于所居州县”之规定;之所以紧挨火塘寨城墙而建,缘于“应有私第者,立庙于门内之左,如狭隘,听于私第之侧”之要求。
综合以上史料,无论是从“祭三世”标准、“所居州县”,还是“私第之侧”都表明杨家将祖庙立儿寺,是杨家将后人奉旨修建于杨业故里石州火塘寨下的私第或私第之侧的家庙。
根据杨家将祖庙中所供奉杨家将三代十一人的事功和修建的时代背景诠释:立儿寺,是由杨家将后人奉旨为一家三代先祖建庙塑像立祠祭祀的祖庙。但因杨家将后人不可能称己祖为儿,故其寺名无疑是由宋徽宗赐额。所谓立儿寺,立:即树立、确立、确定地位;儿:即男儿、健儿、英雄儿女;立儿:意旨树立杨家将一家三代英雄健儿形象,确立杨家将忠心报国、满门忠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地位。
经查阅史料和实地考察后梳理,从北宋雍熙三年(986)五月杨业以身殉职,到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的293年间,共建有五座杨家祠堂。北宋时期建有孝严寺、龙泉寺、杨家庙、立儿寺四座杨家祠堂,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建有一座杨家祠堂。其中,立儿寺是唯一建在杨家故里的一座家庙,也是占有承前启后重要地位的一座家庙。
它比开封孝严寺,晚建125年。据《汴京遗迹志》载:“孝严寺,在城之西北隅旧金水门内,即宋太尉杨业之家庙也。雍熙丙辰(戍)五月,业死节朔方,其子请改家庙为寺,以荐其父,太宗嘉其孝,乃俞其请,赐额曰孝严。宋鼎南迁,毁于兵火”记载,孝严寺是在公元986年杨业去世后,杨六郎为尽孝心、敬奉严父,要求将位于北宋首都河南开封府城内西北隅天波门金水河旁的杨业府邸——天波府,改建为令公祠,塑像立祠祭祀,上书启奏宋太宗赵光义,得到宋太宗的恩准,并御赐额“孝严寺”名后所建。
它比五台龙泉寺晚建120年。据《龙泉寺简介》碑记:“龙泉寺始建于宋代,因寺东有一清泉而得名。宋代为杨业家族祠堂,明嘉靖年间重修,清末民初由普济和尚的弟子重建,现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龙泉寺,应当是在杨六郎奏请太宗特许创建“孝严寺”之后,杨五郎亦为敬奉严父,在五台山九龙沟之阳九龙岗上修建令公塔的同时,于此建立的杨家祖庙。
它比古北口杨家庙晚建54年。古北口杨家庙,又名令公庙,是位于距京城100公里的密云东北部古北口镇古北口村。据庙中简介文曰:“杨令公庙不是宋廷(朝)修建,而是辽国建造的。当年令公悲壮死后,辽国萧太后甚为震撼,为收买当地北宋军民,也为激励本国将士,于1021年至1056年所建成。”经在令公庙周边村庄调查,民间世传该庙也许是辽国萧太后的驸马杨四郎,在镇守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之地、长城要塞之时,为敬奉严父所建。
它比代县杨忠武祠早建166年。位于代县东北20公里处枣林镇鹿蹄涧村的杨忠武祠,是宋代名将杨业第十三代孙杨友、杨山在镇守雁门关其间,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为祭祀先祖杨业而建。

杨富平 文/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