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要闻 >

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时代要来了!

时间:2022-03-09 17:21:41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20220309_0bb9ac4ce5cee4780fa2c9303bff3cfc.jpg

高平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对当地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进行维修保养。 本报记者欧志强摄

20220309_fbad8690edaddec387687b12f5973f0c.jpg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2021年,我省完成小麦机收795万亩,机收率98.7%;玉米和豆类机复播520万亩,机复播率99.3%;完成玉米机收1820万亩,机收率68.45%;冬小麦机播757万亩,机播率92.91%。截至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654万千瓦……实现了‘十四五’农机化工作良好开局。”2月28日,省农机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冯京民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上说,“今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要突破168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占比74.7%左右,为农业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带动了乡村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并对耕地、种业、农机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为我省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据悉,该中心按照全省农机化工作定位,全程全面发展,用农业机械化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在“稳粮保供”、发展“特”“优”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力,从研发、政策、推广等几个层面入手,绘出了工作线,挂起了作战图。

抓服务强支撑,赢得备耕主动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眼下,农民备种备肥、农机排队检修、灌区开始春灌……
2月24日,运城市盐湖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在金井乡南扶村组织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暨“科技壮苗”行动现场培训会。
2月25日,临汾市翼城县农机中心组织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指导、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服务,帮助机手维修保养机具,讲解农机操作技术,提供各类春耕备耕技术知识及农机信息,做到技术指导进村入户、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今年要稳妥高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争补贴资金达到4亿元,补贴2.3万农户购置2.78万台(套)农机具。着力做好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保障和技术服务工作,完成82万亩目标任务。”省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五明说。
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自2月16日起至今,运城市盐湖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启动农民冬春大培训,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机技术人员在全区乡村,就无人植保机施肥、打药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讲解,并现场演示了植保无人机施肥作业,按下春耕春播生产“快进键”。
“免耕播种机不用人工翻地,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还能实现精准施肥,使玉米不易倒伏。”运城市临猗县成学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学说。
“要抢前抓早,加强指导,常态化做好机收减损,紧扣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粮食生产需要,彰显农机主力军作用。”冯京民说。

重推广促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2月13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耕地整备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创新适应农机作业的品种和技术模式。
从我省来看,高端智能化农机、特色农业专用农机、农产品产地干燥仓储装备、适应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相对缺乏;农机工业企业少、规上企业稀缺、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
为此,省农机发展中心今年要从指导研发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主动服务农机装备全产业链需求,帮助研发制造主体做大做强,加快补齐重要急需的农机装备短板。将投入300万元扶持省内企业开展短板机具研发,各市也要立足当地特优农业机械化发展薄弱环节、急需机具,列出补短板机具清单,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争取在一两年内有所突破。
与此同时,针对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该中心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小麦和玉米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其他作物重点在精量播种、中耕植保、残膜回收利用、水肥一体化、玉米籽粒收获、产地干燥仓储等薄弱环节上做文章,优化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装备体系。力争完成“2+7”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2500万亩以上,再新创建4至8个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示范县。建设省级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4个、主要农作物农机新技术示范点34个,果菜药、设施农业、畜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示范点25个。各地也要分产业、分品种,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机化技术示范点。

精培育强扶持,力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2月25日,朔州市朔城区推进RTK差分基站信号覆盖全区,完成RTK差分基站和验证性农机辅助驾驶装备建设任务,保证了在全区范围内为装有自动驾驶设备的农业机具提供精确的差分信号,为农机具的数字化、精准化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从农业生产实践来看,农机正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加速转变为全产业全链条的需求,从非刚性需求转变为刚性需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决定农民种养意愿、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
农业生产“机器换人”的时代来了。今年,我省农业农村厅将突出装备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工程,扶持建设20个试点,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机操作手)3000人次。制定新一轮三年培育规划,力争培育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100个、机械化示范家庭农场50个、示范农机大户50个。
省农机发展中心要开展全链条服务。将引导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大力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新业态,推进农机服务向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纵向发展、横向延伸;要强化扶持;将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丰富金融产品;将与高科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以智慧农机合作社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机作业管理服务智能化信息化。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必将给山西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冯京民对此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欧志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