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山深处原海俊坚守水站40余年

时间:2021-08-23 09:22:33 来源:山西晚报

20210823_ebf3704c9c69be9ab0a7c73edda9fe80.jpg


山水绝美处,总是人迹罕至。八道水即是这样的所在。
平顺县玉峡关镇暖泉村下,八股清泉汩汩流淌,人称“八道水”。近期,平顺县启动“大水网”工程,八道水提水改造续建工程是“大水网”的重要组成,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玉峡关、东寺头、龙溪镇等7个乡镇7.98万人的饮水保障能力。
日前,山西晚报记者走近61岁的水站调度员原海俊,倾听他和八道水的故事。
提起“八道水”如说自家宝物
上世纪70年代,长钢西安里选矿厂落户平顺县。为解决用水难题,矿厂用时10年,在八道水修筑了总扬程900米、年供水能力946万立方米的3级提水工程。1980年夏,水站投入使用。同年11月,20岁的河南林州姚村人原海俊来到八道水,成为这儿的水站调度员。
八道水距西安里矿垂直高度大,泉水需通过4个加压泵站“攀”至海拔1660米的玉皇岭,再往下顺流至目的地。“每个泵站都配有两名调度员,1泵站和0泵站在谷底,条件苦一点儿。”原海俊在1泵站。
2012年,因矿产资源枯竭,西安里铁矿停止运营,八道水水站回归民用,水站的工人走的走、转岗的转岗,原海俊却留了下来。
寻访路上,山西晚报记者最先抵达八道水的2泵站。2泵站坐西朝东,南北两侧各嵌着一扇窄小的木门。顺着电机声走到南门,调度员杨书平正在离心泵前记录水压,得知我们的来意,说道:“老原6点就下去了,他媳妇还在2泵。”说话间,一名个子高挑、身着灰色运动服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杨书平介绍:“这就是老原媳妇。”
老原媳妇叫桂先云,和老原的母亲住在2泵站。桂先云说:“我婆婆93岁了,住这儿方便一点。”
跟着桂先云,踏进北侧木门,一条窄窄的过道将房子分成两半,众多的小房间分列两侧。桂先云推开最南边的一扇小门,光线涌进过道,原海俊的母亲在床边侧身而坐,一台电视、一把椅子、一个破旧的小沙发和一张放置锅灶的小台面,点缀着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每天下午,原海俊忙活完1泵站的工作,会来和妻子、母亲一起吃晚饭。
从2泵站到1泵站,是一段陡峭的下山路。下至谷底,已是腿困脚乏。打电话联系老原,不一会儿,就见他身着灰色工装、脚穿雨鞋从一丛灌木后“钻”了出来。简单的招呼后,老原带记者“参观”起了八道水。
“看,这儿有三个泉眼。”“这股泉水最大。”“水帘洞的泉源和别处不一样,是从地底冒出来的。”“每年8月,还有一股泉水从对面山上流下来,好看得很。”“到了冬天,山里全上冻了,这水却不结冰。”……老原说“八道水”时,一副介绍自家宝物的神气。
八道水下去,绕山而流,约1千米便是八泉峡。人人都知八泉峡,鲜闻八道水。这几年,八道水慢慢“热”了起来,“旅游探险的人多了,人多有人多的‘麻烦’”。
行走途中,老原常常停下来,下水清理泉源旁的杂草,看到塑料袋、饮料瓶子等杂物就弯腰捡起来。在一处草丛里,老原掏出一把铁铲和一个尼龙袋,将先前捡的杂物装进去。老原说:“杂草和杂物得及时清理,堵了渠道、污染了水源会坏事。”
“需要我一天,我就待一天”
说话间,2泵站的杨书平打来电话,说上面急用水。老原放下手中的东西,几个拐弯后,来到一座水泥房,这就是老原工作的1泵站。老原戴好安全帽,换上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检查过水压表,看一眼变压器的平油开关,一切显示正常。他走到离心水泵前,排出泵里空气,把出水端的水门开大,再返身回到电压表的总盘前开始起泵。
老原提醒道:“一会儿声音有点大,你们别吓着……”老原说的最后几个音节被机器巨大的轰鸣声吞没,一瞬间,整个屋子都处于震动之中。待机器平稳下来,我们才又听到老原的声音,“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机器,有6000伏的电压,用手操作时得特别小心。”
两个离心水泵中间,有十几个小电炉。老原说,谷底寒冷,每年一过11月15日,就要点电炉给水管防冻。
说到工作上的事,老原的话多了起来:西安里矿关掉后,水站调度员大部分都撤走了。老百姓还有用水需求,老原本想等水站找到合适的人就走,结果人来了一批又一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所以,他就这么一天天地干了下来。老原说:“‘大水网’工程一过来,就会换成现代化水泵,那时,低压启动高压,按一下按钮就能完成全部作业。”
山西晚报记者问,到时他是否会离开,老原说:“只要八道水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儿待一天。”
不知不觉,已是午饭时间。老原回到住处开始准备午饭。小屋里,经年的潮湿在墙上留下团团灰黑色印迹。脚下蚱蜢乱飞,蚊子在耳边打转。屋子正中的晾衣绳上挂着粮食和时令蔬菜,老原说:“老鼠胆大,放地上一会儿就糟蹋了……”说话间,老原从门口接了水,在锅里下了一把挂面,炒了土豆北瓜西红柿。
这样的饭菜对老原来说已经相当丰盛。在谷底,所有生活用品都要从山上背下来,食物首先考虑能不能较长期保存。到了冬天,大雪封路,一两个月上不了山,老原基本顿顿只能吃土豆。
老原说,吃住是小事,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工作的时候,顾不上想别的。到了晚上,谷下静得可怕,一丝光也看不见,耳边除了水响还是水响。有几次晚上一两点通知泵水,我一出门,背后有豹子跟着,我走,它走,我停,它停,背后寒毛直竖,不敢看。这个时候特别想喊人,却没人可喊。后来心一横,只管往前走,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工作不忙的时候,老原喜欢沿着河道走,走累了,就找块石头躺下,看看天、听听水、数数山上的树,数着数着就思念起自己的孩子、妻子、父母、同乡、以前的工友……
“党叫咱干啥就干啥”
夕阳斜照在1泵站对面的山头,我们开始上山。石阶难行,山西晚报记者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喘口气,而老原早已气定神闲地站在数米远处等着我们。快至2泵站时,老原唱起了豫剧《朝阳沟》,老原说他最喜欢《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选段。
老原说:“有时候我媳妇不愿意我在这儿,我就给她唱‘想想烈士比比咱,有什么苦来,怕什么难’(《朝阳沟》选段)。”
老原的妻子桂先云说:“他这么一唱呀,我就笑了,我笑他,你唱得挺好,可是实际做起来就比较难。”
桂先云回忆说,早些年,在“干啥都不方便的八道水”,不管往哪儿走都要步行,生了病要到很远的地方买药;每次去镇里,要备办一个月的吃喝用度;甚至儿子出生的时候,因为医生赶不到,只好老原接生……有了小孩后,就一家人一起走,孩子们走不动了,夫妻俩便一人扛着一个走。
孩子们上学后,一家人聚少离多,大大小小的家务事全压在了桂先云一个人肩上。
提起往事,老原说:“欠他们娘几个太多了,一路过来陪他们的时间少得可怜。”桂先云劝解他:“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好多了,咱们也是过上好日子了。我们一家除了我全是党员,孩子们像他爸,也喜欢《朝阳沟》,他们爷仨在一起,经常唱‘党叫咱干啥就干啥,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苏娟

记者手记
晚上9点,结束一天的采访,开始回程。一路上,山西晚报记者想着原海俊的话:“我是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的,那时候从平顺引漳入林,平顺老百姓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给林州的民工住,把自己家园子里的菜、米缸里的粮给民工吃,这是天大的恩情。现在我每天在平顺的八道水泵水,能服务当地的老百姓,我心里很高兴。”
流水不滞。在平顺和林州的土地上,水的故事还在继续。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选展示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