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山西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用影像和声音凝聚光阴

时间:2021-08-23 09:21:41 来源:山西晚报

20210823_a1176ed26ac92ef7a16a797be12d2883.jpg

20210823_6d9f11b58045b5b1f72fd8c5b2f75fbc.jpg

20210823_e4835c7d02266bf08de0821e4db8916e.jpg

20210823_5292f0c82ea96dcbd8556bb34c71f228.jpg

20210823_995c387ae20878fd45a1fc66f72b80b1.jpg

20210823_712d147fb22fcc7f7449e32e2db03072.jpg


“早上好,清晨的第一声问候,从电波中送给大家……”“欢迎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几何起,我们的生活,是在一声声电波的提示中苏醒,也是在一幅幅荧幕前变得丰富多彩的。声音、图像、影像,都在一个个“机器匣子”里变得那样与众不同。尽管时光流逝,但影像和记忆却永远留存了下来,这就是传媒的魅力。
本次“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走进山西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在这里,两万余件藏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呈现了传媒技术的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传媒行业的进步历程,尤其是馆内有很多“中国第一”系列的藏品,成为传媒科技沿革的重要见证。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与四川传媒学院共同建设了四川传媒博物馆,把教育公益事业拓展到了祖国的西南。
于生动有趣之间,感受传媒行业发展,在影像定格的同时,畅谈今日往昔。走进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
一座博物馆,薪火相传三代人
山西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位于山西传媒学院校内,对这家行业博物馆,不少业内专家感慨,要想了解传媒发展史,这个博物馆就是宝库。不过宝库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它是现任馆长王丰祖孙三代的传承见证,更是一代又一代传媒人薪火相传的见证。
故事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王丰的爷爷王家贤是山西第一代电视人。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到山西大寨,王家贤负责报道,当时他用的是红旗16mm机械摄影机,需要不断地手摇机器上发条,才能拍摄一小部分片子。为了抓拍各种镜头,王家贤不停地上发条,急得满头是汗。周总理见状,急忙询问原因。不久后,王家贤所在的山西电视台竟然配上了当时中央电视台记者们使用的宝莱克斯摄影机。王丰说,这段故事,成为周总理支持中国电视人的一段佳话,也成为爷爷终生为电视事业奋斗的不竭动力。
王丰的父亲王保明,从事影视教育工作,是山西传媒学院的一名教师。他从一开始的太原南宫收藏市场,最后涉足到全国的收藏圈,其收藏之路跋涉得更远,通常为了一台机器可以跑遍大半个中国。他经常把自己的收藏无偿提供给山西传媒学院用来进行专业认知教学。到2009年,山西传媒学院决定以王保明的收藏为基础,兴建博物馆。身为该校教师的王保明就把自己的全部珍藏放在了博物馆里,把博物馆建成了一个行业窗口和教学基地。
如今,王丰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她始终记得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孩子,很多人都说我是收破烂的,那是他们不懂。这些东西承载的历史,甚至是国家和行业命运的写照,不是随时都能找到的,如果真的能收藏起来,展示出来,那不只是我们一家人的幸事,应该是为这个行业做些传承。”
继承爷爷和父亲的收藏事业之后,王丰对藏品进行了学习研究和分类,围绕红色基因、传媒发展、青少年教育、公益事业等分别策划了博物馆的不同主题,实现了博物馆行业发展教育基地、专业认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影视研学基地以及科普基地的统一。“我们的新馆也在筹建之中,到时候展陈规模能达到5000多平方米,更有利于‘让文物活起来’,真正实现‘博物馆+’模式。”
岁月无痕迹,藏品有箴言
步入山西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台大型固定式老影院用的电影放映机,其背后的一台军绿色摩托车,瞬间把人的记忆拉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曾经的电影放映员们,就是骑着这样的车子,带着胶片电影的拷贝盘,走入城市、乡村,去播放影片,这样的布局也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该馆的主旨:是回忆,更是传承。
馆内主要分为通讯广播区、电影区、电视机区、照相机区四个区域,串起了整个行业设备的发展脉络。在通讯广播区内,主要展示了记录声音和传输声音的各种设备。从远古时期的烽火狼烟、驿站传书到19世纪中叶以后,电磁波的发现以及电报、电话的发明,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
在该板块内,展示了各种无线电通讯设备、录音机、收音机、电唱机和话筒等,其中有上世纪最早传入中国的录音设备,还有在《英雄儿女》中王成所使用的71式无线电台,通过一件件实物,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收音机的变革,从最初的高成本的“大家伙”,逐渐发展成为体积较小、按钮精致的“小物件”。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还能发现儿时家里曾经用到过的老物件,真是满满的年代感。
“电影区”,颇有知识含量。在电影百年发展史中,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直到今天的IMAX3D电影的种种变化。馆内展出了最早的幻灯机、胶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以及部分胶片拷贝。你瞧,在胶片电影放映机前,最先登场的就是幻灯机,一件件色彩斑斓的“玻璃板”,由光源通过光学器件直射到屏幕上,就能变成墙上一幅幅画面。此外,根据摄影机的特点和重要性,还展示出了不同时代的代表器物。比如“和平S-35型35mm电影摄影机”是中国第一代胶片电影摄影机,也是“国礼”,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送给友好国家的礼物;“红旗16mm机械摄影机”也赫然在展示行列中,它是国家新闻摄影的见证;德国生产的“阿莱35mm胶片电影摄影机”,因为配有蔡司镜头,所以是世界顶级的摄影机……每一台机器背后,都是一个故事,更是历史的见证。
1954年11月,毛泽东直接在中南海发出指示:“我们也要搞电视。”从此,新中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新的孕育期。馆内的第三个展示区就是“电视区”,以时代来串联起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华夏第一屏”,诞生于1958年3月17日,是我国第一批试制的电视机。为了纪念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的诞生和即将成立的北京电视台,这台电视机便有了这个响亮的名字——华夏第一屏,品牌取名“北京牌”。到了1958年9月2日,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看着展厅内一台台电视机的变革,你感慨的不仅仅是时代进步,也是我国国力昌盛、科技发展的最好印证。在这里,你也能看到山西无线电厂曾经制作的“火炬”和“春笋”牌电视机,这可是山西人共有的记忆噢。
“照相机区”的设计比较有特点,展厅内的一整面墙上,摆放的都是照相机,大大小小摆放在一起,就像一个矩阵。摄影术的发明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各种各样的照相机得到快速的发展。从早期的湿版相机到干版相机,再到1860年机械式照相机问世,直至1885年胶卷被推出后,出现胶卷相机,木制的笨重相机也逐步改为金属机身相机。展厅内,两个“木匣子”照相机立在墙面一侧颇为抢眼,亦如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个大大的匣子,蒙着一块幕布,拍摄者坐好后,摄影师需要钻到幕布里面,再捏一下快门,相片才能定格。
馆内最有故事性、最古老的一台相机,是1910年欧洲生产的老相机。与其搭配展示的,还有一张老照片,那是清朝末期,一批皇家子弟去奥匈帝国访问时留下的合影。前几年,匈牙利外交部得知了照片的情况,特意又安排匈牙利驻中国大使馆联系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翻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寄给他们,作为两国交流的历史见证。
来到山西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还有一个额外的体验,就是能在“胶片电影放映厅”里,看一段老电影。听着胶片放映机发出的轰鸣声,看着白色幕布上那略微有些粗糙颗粒的影像,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馆长推荐
在这样的“宝藏”博物馆里,处处是惊喜,接下来该馆馆长王丰,为大家着重推荐镇馆之宝和经典文创。
镇馆之宝《二泉映月》的最早听众
“韦伯斯特钢丝录音机”,这是上世纪30—40年代传入中国的音频记录器材,也是电影的同期录音机。最值得被人关注的,就是利用钢丝录音机,才把阿炳先生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留存在世间。
当年,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杨荫柳先生要去考察中国民间音乐,在无锡录下华彦钧先生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后,约定在三个月以后再来录一批曲子。结果在这期间,阿炳因病去世,也就是说,钢丝录音机拯救了这首世界名曲。如今,在这台录音机里,依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二胡音乐。王丰也表示,等搬入新馆后,将把录音机里的音乐再度呈现出来,让大家感受乐曲的魅力。
“漂洋过海”而来的德国放映机
在山西流金岁月传媒博物馆内,能看到一套放映机,上面挂着大红花,显而易见,这应该是该馆内最为宝贵的藏品。据王丰介绍,这是来自德国的“卡尔蔡司16毫米双机移动式电影放映机”,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目前全国只有这一套。因为16毫米放映机都是由一台机器来放映,而在1944年由卡尔蔡司公司生产的这套16毫米机器,用双机放映,极为罕见。
这套放映机,是王丰父亲王保明从东北收回来的。这套电影放映机是由两个放映机、一台电子管扩音机和一台电源组成,当一台放映机上的胶片放映结束时,只要按一下开关,就可以启动另一台放映机进行放映。
更难得的是,这套机器目前还能正常使用,王丰还会定期用这套放映机为收藏爱好者们放电影,用收藏的温度,回馈大众。
文创产品
王丰根据馆内现有实物,创作了胸针和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其中,根据“乌克兰式16毫米有声电影放映机”创作了胸针。之所以选择这一台放映机为创作背景,也是饱含深意。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前苏联时带回来一台“乌克兰16毫米有声电影放映机”。为了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在中央电影局监督指导下,南京电影机械厂以它为原型仿制了一批又一批16毫米的电影放映机,此款机器不断地改进沿用至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占有率常年保持在70%。这是款非常经典的机型,在老电影圈赫赫有名。所以当你别着这款胸针的时候,是对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最好纪念。
山西晚报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通讯员 杨敬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选展示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