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事评论 >

古法酿造一气呵成文化汾酒余味悠长

时间:2021-05-23 09:20:58 来源:山西晚报

20210523_f031ee84013af8d3632b1278f6dea499.jpg

20210523_571bd7ac2d89e599c0553a30f0868cb3.jpg

20210523_a07c8a9639910c6d79be5aabdd1925d1.jpg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张珍制作:赵亮


5月22日,第十二届中部博览会主会场一开馆,山西汾酒展区就异常火爆,汾酒的古法酿造工艺吸引参会者纷纷驻足,不断有客商上前询问汾酒的工艺及价格。此外,展区还通过全方位的产品展示、文化展示、鸡尾酒品鉴、工艺讲解等多种形式,让传统与现代相碰撞,令来自海内外的客商和山西消费者们零距离接触汾酒,感受汾酒,了解汾酒。
古法酿造现场开酿
此次中博会主会场的汾酒展区,摆放了汾酒(青花汾、巴拿马、老白汾、玻汾)、竹叶青、杏花村酒等系列产品。汾酒展区大放异彩的,是用汾酒和竹叶青调制出来的鸡尾酒,展台上五颜六色的杯中酒,让蜂拥而至的参观者接连发出赞叹。“汾酒中国鸡尾酒”,用汾酒独特的风味口感为世界鸡尾酒注入新的活力,定义了中国鸡尾酒,向消费者更好地讲述中国白酒故事。
现场展示的汾酒酿制原料和古法酿造技艺,更是令观者大开眼界,并成为本届中部博览会的一大亮点。“酿酒工厂”被搬到了展馆里,工龄已超30年的酿酒师傅熟练地进行拌料,随后将拌好的原料装甑,“轻、松、匀、薄、准、平”的技艺手法,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蒸锅很快出酒,酿酒师傅通过“掐头去尾”,最终留得可以真正入口的“腰窝酒”。
这样的展示,让来自全球的客商可以近距离观看清香型白酒的酿造技艺,并在现场亲口品尝新鲜“出锅”的清香汾酒。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种现场酿造的方式,能看到酿酒的原料、工艺、技术等,买酒也更加放心。
汾酒集团市场部副部长王丽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除了现场展示的酿造工艺,汾酒酿造背后有着更多无法在展会现场展示的工艺流程,比如,汾酒采用传统的清蒸发酵法,即“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的酿造工艺,发酵时使用的是埋于地下的陶缸作发酵容器,需要购买大量的陶缸,并全部埋入地下,缸口与地表齐平,在发酵时,使粮食与外界的土壤完全分离,避免了外界土壤、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于粮食发酵干扰,保证了汾酒的清香、纯正、干净。而且每次准备入料的缸,首先需用热水洗净,然后用浓度0.4%的花椒水再冲洗杀菌一次,风干以后才可以入料。除此之外,酿酒时所用的酒曲也很讲究,分为清茬曲、红心曲和后火曲三个品种,在制曲的时间和技艺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多个流程的把控,才使得汾酒的口感清香纯正、余味爽净。
展馆呈现“活态文化”
除了产品和酿酒工艺展示,此次汾酒在中部博览会主会场的展区,汾酒展馆更是贯彻“文化汾酒”理念。
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汾酒的展馆更像一个有着文化内涵的党史博物馆,除了展示企业发展历程,同时还布置了“6441”汾酒品牌价值专区及“1022”青花汾酒工艺介绍,让更多人了解山西汾酒“一封家书、一首唐诗、一块奖牌、一场国宴”的悠久酿酒史、酿造工艺和品牌故事等。
山西汾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清香品质,是中国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定范本。酿造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早在1500年前,当我国酿造酒还处于浊酒时代,杏花村人就大胆变革,使用复杂的“清酒”工艺,其代表产品“汾清酒”作为宫廷御酒因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而被载入《二十四史》;1300年前,杏花村的先民们创新生产技术,生产出“干和酒”,开启了中国白酒固态发酵工艺的先河;800年前,杏花村人率先变革,将蒸馏技术用于酿酒,定型了中国白酒的基本工艺,并随着晋商的脚步传播到了全国。
近年来,汾酒集团一直致力于弘扬汾酒文化。2020年,汾酒全面构建“2+2”品牌整体结构,将汾酒“文化”与“品质”深度融合,推行“活态文化”战略,持续提升汾酒文化影响力。
据介绍,作为山西省国企改革的标兵,山西汾酒近年发展迅猛。去年以来,在“中国酒魂,活态为魂”战略的引领下,汾酒力克疫情难关,深度践行“11936汾酒中长期复兴战略”,在体制架构、技术、文化、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全面提升。过去一年,汾酒集团逆势而行,不仅整体升格为山西省管重要骨干企业,更收获了史上最好成绩——全年营收预计排名行业前列,利润同比增速更是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中高端产品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省外、省内市场收入占比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结构性反转,其他指标也都超预期实现。
如今,山西汾酒在业内被称为“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四最”白酒,正加速度突围中高端品牌。纵观市场反应,汾酒的销售量一路高歌。在资本市场上,山西汾酒表现同样不俗,市值不断提升。可以看到,复兴的汾酒,正在归来,“汾老大”未来可期!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选展示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