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事评论 >

“互联网+”起风了——制造业迎来“触网”升级潮

时间:2015-07-08 21:57:45 来源:河北日报

“互联网+”起风了——制造业迎来“触网”升级潮

智能自行车、智能电饭煲、智能插座……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在产品前加“智能”前缀都不好意思开口的时代,而这也仅仅是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冰山一角。《中国制造2025》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制造推开未来十年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之门。

门外起风了!德国工业4.0描绘了用互联网建设智能工厂、生产智能产品的新风景。美国工业互联网则寄望重塑“开放和智能为特征的工业体系”。“工业化新法国”的未来工厂全力推动法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业强国的风,都吹在了互联网身上。

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制造企业会变成什么样?“河北制造”又将迎接哪些“颠覆性”的改变?

生产的机器“会说话”

与一辆传统的汽车相比,特斯拉更像是一台披着汽车外衣的大型移动智能机器。它与传统汽车的不同之处不只是洋气的外形,更在于内部无数的传感器与软件。通过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互联网深度镶嵌进汽车制造业。因为互联网的融入,使得特斯拉能够实时监测自身部件运行,并在驾驶中进行调整,所以这台汽车里流动的不只是电力,而是数据。

正如马云所畅想的未来世界一样,我们将不靠石油和电力驱动,所有制造商生产的机器,它们必须说话,必须思考,机器由数据来支撑。

底盘悬挂、动力总成……这些汽车制造系统名称,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时代里都会消失,因为在腾讯、乐视这些新入行的智能汽车生产企业眼里,一辆汽车只有硬件和软件之分。

互联网+制造业就是这样一个物理机械+网络传感器+软件集成的世界。在有互联网参与的制造业里,能够把现实中的产品看成复杂的数据,也可以迅速把互联网中的数据转换成产品。这不仅是一种理念的变化,更是制造企业生产制造全方位的转型。

【“河北制造”怎么办?】对于河北制造企业来讲,处在工业2.0或3.0时代,这种变化并不会马上发生,但我们必须为实现这种转型积极创造条件。

按照业界说法,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影响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包括在网络上推销、在微信上做广告。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三是制造企业生产制造运营的互联网化。这样来看,河北传统产业多数还在前两个阶段鏖战。

能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的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工业产品的生产进行虚拟模型化、数字化,让产品可以思考、说话。就像专家描绘的那样:当所有数据信息都能显示在一个中央仪表盘上时,便能够有助于制造企业进行生产流程的优化和产品的质量改进跟踪。下一步,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实时被生产线上的员工所分享和利用,将极大地提升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协同。

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定制”

初夏将至,你一觉醒来,觉得屋里闷热,突发奇想要买台空调。因为有了互联网工厂,你想到的不再是从床上爬起来赶到某大牌商城的电器专柜,而是直接掏出手机点开制造企业的客户端。待样式选定后,轻敲“确定”,数据就会迅速生成订单传导到互联网工厂,自动排出生产日期,并将信息传递给各个工序生产线及所有的模块商配备物料,物流商从容安排发货、安装工人同步预约安装……你若愿意,甚至还能通过视频,实时看到自己专属空调生产情况。

这不是做梦,而是海尔集团打造的互联网工厂——这些工厂已经在青岛、沈阳等地开始生产了。

互联工厂和过去最大的不同,是紧紧连着用户,通过互联实现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解释:过去的工厂是没有用户的,只要能开发出技术比较高的产品就能有市场了,但现在不行,技术再高、质量再高,可能并不是用户所需的,所以必须让用户和工厂实现无障碍连通。

未来的制造业,各环节将有更多消费者参与,能够帮助制造企业设计、改进产品。4月8日10时至22时,“米粉”买了211万部小米手机,还有77万个插线板、运动相机和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以消费者为中心,小米正在把消费者参与和体验带向营销极致。

消费个性化是未来大势,而互联网+制造业,最先感到危机的可能就是家电制造业。此后,“互联网+”会攻城略地,从冰箱、彩电到汽车、自行车,谁也不会例外。

【“河北制造”怎么办?】透过海尔和小米,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下制造业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最大的压力就是一定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是过去所说的质量,现在用户定义质量就是谁能满足“我”的个性需求,所以现在企业必须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

对河北制造企业来说,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时代,不能仅从产品质量和技术等层次上考量企业发展了,而要在更高的层面去考量我们的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多地关注消费者、客户对产品的体验,生产他们喜欢的个性化产品。

企业变身“全价值链服务平台”

你能凭着“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及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就能猜到这是河北制造企业唐车、英利吗?为什么他们偏要在简洁的品牌后加上一长串的后缀重新定义自己?

这与互联网+制造业趋势下的企业转型有关。因为在“互联网+”时代里,客户需要的不单是产品,而是能解决各种难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三一重工,这家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如今已经把20万台工程机械设备接入了互联网。为此,他们研发了ECC(企业控制中心)系统,集成了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实时回传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查看工况、进行设备保养,更重要的是为客户工程建设提供综合服务保障。三一重工掌门人梁稳根要求高管们每周专门拿出1小时学习互联网。按照梁稳根的说法,要将互联网思维融进“三一人”的思考方式,使新思维变为行动,再变为习惯。

【“河北制造”怎么办?】一直以来,河北大量制造企业都集中在大型装备生产制造领域,生产像动车、矿山机械等产品,对于搭建服务平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感受不深。过去河北制造企业可能更多地考虑“圈地建厂、扩张产能、提升工艺装备、进行产线升级”。“互联网+”时代,河北制造企业不能光做产品、卖产品了,要最终变身为客户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你卖给客户动车产品,最好还能把城市和区域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给做好。你卖给客户电池板,还得帮他融资解决光伏电站的缺钱难题。客户怕设备用不住,你还得给他入使用保险,甚至你还得考虑未来旧设备怎样回收、拆解……如此一来,我们的制造企业是不是应该考虑建成一个集合行业各种资源的交易平台,融合原材料、市场需求、售后服务、配件供应、金融支持、后市场增值服务等全价值链的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选展示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