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IT科技 >

黄芩种植:托起70后夫妻的创业梦想

时间:2015-08-21 08:45:45 来源:互联网

黄芩种植:托起70后夫妻的创业梦想

盛夏八月,来到位于高平市原村乡凤翅山下的上董峰村,漫山遍野的黄芩长势良好,紫色的黄芩花瓣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美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采茶,这里便是山西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黄芩种植基地。

从猪倌到种茶人的蜕变

走进上董峰村,来到由张永新与乔红梅夫妻二人一起创办的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只见展览室里,琳琅满目的黄芩茶包装精致、摆放整齐。一时很难让人想象,在这样僻远的小山村,竟然有着悠久的黄芩茶文化。

张永新,四十刚出头,黝黑的面孔上流露着羞涩的笑容,谈起种植黄芩茶的渊源,他说自己原来在凤翅山旁边的陈山上养猪,一养就是10个年头,由于猪价受市场因素的波动,一年赚、一年赔,风险很大,所以很早就萌生了转行的念头。他每次从陈山下山,一路边走边看,发现上董峰村山上长满了黄芩与连翘,这使他想到了通过种植黄芩与连翘,来发展中药材种植。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张永新从小便知道上董峰村是当地唯一的野生中药材生长区,仅中药材就76种,尤以黄芩、连翘最多。自古上董峰村的村民就有上山采黄芩的习俗,将采来的黄芩叶经过“九蒸九晒”后,在暑伏天泡茶喝,以消毒祛暑。黄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根可入药,叶可制茶,具有清热解毒、降脂、降压、消食积等药用功效。再加上上董峰村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很适合规模种植中药材,这使张永新种植黄芩与连翘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在前期考察的过程中,张永新了解到黄芩的根要当作药材需三年重新种植一茬,而黄芩叶生长周期较短,一年即可见效,每年都可以采摘叶子来制作茶叶,经济效益可观。张永新决定转变思路,在黄芩叶上做文章,结合传统的制茶工艺来制作黄芩茶,而种植中药材成了副业。当他把从山上采来的黄芩茶简单加工后,发现传统的加工方式,使得黄芩的药用功效明显下降,而且口感苦涩,外形参差不齐,很难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这让他与妻子认识到,他们必须学会真正的制茶工艺,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的种茶取经路。

数年探索种植终成规模

张永新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从30岁开始创业,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他从来不怕苦,不怕累,坚信找对出路,一定能创出一片天。在他心里认准的事情,从来不会轻易放弃,妻子乔红梅这样告诉我们。十年养猪的日子,他长期坚守在山上,一步一个脚印,正是靠着诚信经营,才使养猪场从10头发展到了如今的1000头。对于黄芩的种植,他更是勤奋好学,全身心扑在了上面,其中多次到南方考察,深入了解茶文化,学习制茶工艺,最终才开始种植黄芩。

种植黄芩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于是张永新不顾妻子的反对,将养猪挣来的积蓄全部押在了种植黄芩上面。于2008年,张永新与妻子乔红梅在上董峰村开发了100亩的荒地,开始种植黄芩,结果种植的第一年,由于缺乏技术与管理,大部分黄芩未能成活,导致他们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接下来,他又尝试种植,还是未能成功。当找出失败的原因后,张永新决定再筹集一部分资金,请来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就这样,他将猪场经营的收入,与朋友东拼西凑的钱,又一次全部用于黄芩种植的前提投入中。2012年,他到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考察后,对黄芩这种草本中药材种植有了详细的了解,并积极引进了农科院的优质黄芩种苗,同时他还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帮他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彻底解决了黄芩成活率的问题。

从养猪到种黄芩,张永新由外行转变为了内行,他朴实地说,这一点点的经验都是自己与妻子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出来的。通过养猪不断补贴种植黄芩,才使黄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他们已经种植了300余亩的黄芩、100余亩的连翘,每年五、六月份是采茶最忙碌的时节,丰产期每亩地可产400斤湿茶,经过加工后可产100斤干茶,大约每亩可收入7000多元。为了提升黄芩茶的品质,留取黄芩茶香,他在南方引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随后又请福建安溪的制茶师傅,来到厂房进行手把手的制茶教学。

夏天高温难耐,厂房因为有烘干、炒茶等设备,气温比室外要高得多,他与妻子仍坚持待在厂房,跟着师傅一点一滴的学习,如今夫妻二人对于制茶的每道工序都已轻车熟路。同时张永新勇于探索创新,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化制茶工艺相结合,经过采茶、鲜叶、杀青、揉捻、炒茶、烘培、提香等多道工序后,制作出了质量、色泽、形状、口感等独具特色的黄芩茶。制茶剩下的枝叶与茎,他用来养猪,养猪产出的粪便用来当做肥料,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园。

依托文化打响黄芩品牌

扩大了种植规模,产出的黄芩茶如何销售出去,成了张永新与妻子最棘手的事。眼看产出的黄芩茶越来越多,为了跑出市场、打通销路,张永新与妻子到太原、郑州、北京、杭州等地与经销商联系,推广自己的茶叶。起初,由于南方茶文化厚重,人们难以接受北方的黄芩茶,因此他俩吃了不少闭门羹。妻子乔红梅说,当时跑市场是最艰难的时刻,两个人长期在外跑,更多时候把茶叶免费送给经销商品尝,正是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一点点的积累经验才慢慢打开了销路。当更多经销商认识到黄芩茶的药用功效后,才慢慢开始代销他们的黄芩茶。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他们的黄芩茶在太原、郑州、北京、杭州等地有了稳定的市场。2014年,他们的黄芩种植基地被评为中国当代绿色生态种植基地,而张永新也获得了中国时代诚信风采人物的殊荣,这些荣誉的获得正是对他们多年来艰辛创业一份最好的褒奖与见证。外面的市场打了出去,如何让本地人认识并接受黄芩茶成了张永新接下来要发展的目标。结合上董峰村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景观,张永新想通过宣传万寿宫仙姑庙,来打造乡村茶文化生态产业园,依托上董锋村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美丽传说来打响黄芩品牌。

上董峰村的万寿宫仙姑庙建筑宏伟,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凤翅山的黄芩与“圣仙姑”有关,“圣仙姑”用黄芩疗民疾,后人为思其恩惠,修建庙宇以祭祀。美丽的传说故事与黄芩茶文化相结合,张永新信心坚定地说道,他正在筹划举办“七庄河”黄芩茶文化节,通过文化来宣传黄芩茶,用乡村旅游来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旅游观光与实体企业的对接,进而将种植基地打造成为集种植、生产、开发、销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区。相信通过这样的发展模式,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走进我们的茶园,全方位了解我们的黄芩茶文化。

对于园区的长远发展,张永新又租赁了100的土地,用于园区住宿、餐饮、休闲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我们看到配套的基础设施主体已建成,成片的黄芩长势良好,张永新告诉我们,他计划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产业园的发展,尽快将生态园区建成,为市民打造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梦想是美好的,通往梦想的旅途布满了坎坷与艰辛,回忆起十多年来的创业经历,妻子乔红霞感触更多的是夫妻二人默默的相守与扶持,创业的路上他们敢想敢干,吃了很多苦,最终无数次失败的经验换来了今天丰收的硕果。 (晋城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选展示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