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热点 >

几通电话后他交了26.8万“取保候审费”

时间:2021-07-05 13:22:32 来源:山西晚报


近期,海外留学生群体成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眼中的“香饽饽”,针对此类群体实施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7月4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反诈骗中心获悉:近日,太原籍留学生陈强(化名)在德国读书期间便遭遇电信诈骗。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得不将26.8万元“取保候审费”打入对方指定账户。
德国时间5月27日10时15分一个陌生来电
刚刚组织完一场学生会活动,陈强便接到一个电话。
“这里是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您有一份涉案通告请查收,通过提示音拨打1分机号跳至人工服务。”一头雾水按照提示接通对方的电话之后,一位工作人员询问了陈强的姓名并核实了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交谈中,陈强说自己隐隐感觉哪里不对劲,担心自己遭遇电信诈骗,便主动挂断了电话。此后,他查询了中国驻柏林大使馆的电话,可还没等核实完成,之前的电话又接二连三打来。他果断拒接后,又在网上查到了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的官方电话,发现和之前的电话号码仅仅最后一位数字不一样。
“电话号码这么相似,也许是内部连号的电话吧。”陈强开始相信那个电话的真实性。他开始回拨那个号码,可是一整个上午过去了,电话那头都是无人接听。
德国时间5月27日14时26分“上海警方”的“公文”
在忐忑等待了一个上午后,那个“熟悉的号码”又出现了。和上午的情况一样,按照语音提示转人工后,一名自称叫王浩的警官接待了陈强。核实完身份信息,警官在电话中宣读了“公文”内容,大致内容是:“本月有一名中国籍女子从上海入境,随身携带大量银行卡,其中一张卡是登记在陈强名下的,而且这张卡内流水数字极大。鉴于这个情况,陈强属于涉案人员需配合调查。”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留学生,突然被通知成为涉案人员,当时情绪就特别激动。为此,我要求对方提供更详细的信息。”陈强回忆,因为对方称“公文”是上海发来的,所以他的电话很快被对方转接到了“上海市公安局”。在这次与“贾警官”的交流中,对方表示由于是国际电话,还有备案记录的原因,要求电话录音,并使用指定APP方便文件传输。挂断电话后,陈强与“贾警官”进行了语音通话,同时还接收到一张对方的警员证,以及一张涉案人员信息让其辨认。
德国时间5月28日7时32分从留学生到犯罪嫌疑人
“我几乎一宿都没睡踏实,早上惊醒后,发现‘警官’已经给我打过4个电话。”陈强将电话回拨后,对方区别前一日耐心讲解案情的口吻,明显语气要严肃且强硬。电话中,“警官”直接强调,陈强的身份现在已经不是涉案人员,而是犯罪嫌疑人了。此后,对方发来一个非法洗钱犯罪团伙的犯罪资料及数张公文,上面配有陈强的身份证、照片以及身份信息。大量信息的佐证,让陈强自己觉得他一定是“涉案”了。但平日里仅在办理护照、银行卡等官方事项才会使用的身份证,到底是如何被非法洗钱犯罪团伙掌握的,陈强自己也分析不出原因。
电话中,陈强提出让律师介入处理,但对方态度强硬。“搞清楚自己的身份,犯罪嫌疑人,你有权利找律师,但是也必须配合调查!”多项刑事罪名的威胁,让陈强精神崩溃。随后,他在对方的要求下,浑浑噩噩地签署了一份“二级保密协议”和“刑事逮捕令冻结管制令”。一系列操作后,陈强确信自己已经卷入到一个重大案件,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逮捕。
德国时间5月28日14时打款26.8万元自证“清白”
“警官”再次打来了电话,语气依旧强硬。这一次,他通知陈强,其名下那张“素未谋面”的银行卡流水已经调取出来,总计高达268万元。按照10%的抽成,陈强首先要缴纳26.8万元的“取保候审费用”,否则就要被冻结所有账户。
“当时的情况就是,我还有一个月就该毕业了,这个时间段如果出现任何状况,都可能影响参加毕业考试。”陈强说因为自己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他除了担心毕业问题,主要还担心父母因儿子涉案的事情而失望。为此,权衡再三后,他在警官的要求下,决定自己先借钱把“取保候审费用”交了,“警官说得很清楚,等查清楚情况,这钱就会退回来!”
此后,在对方的监听下,陈强向十几位同学和朋友借了钱,并陆续给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转了过去。打完“取保候审费用”后,陈强还被要求每隔一个小时,都要将自己的定位发送给“警官”。当日20时,对于此事越想越不对劲的陈强,拨通了法兰克福领区一位老师的电话,得到了一个他最不想要的答案:“你明显是被电信诈骗了!”最后,陈强只能前往当地警察局报案。
警方提醒留学生还要当心这两种诈骗
“近期,留学生群体频频遭遇电信诈骗。类似案件在多地都有发生,而且被骗金额都不小。”太原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不法分子之所以盯上海外留学生或有长期在海外生活经历的人,一是因为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相对单纯,容易轻信他人。二是因为利用护照、签证等该群体最为看重的证件和信用资料为切入点,更容易扰乱受害人的正常思路。此外,因为这类受害群体与国内亲友联系不便,即使后期被识破骗局,不法分子利用国内外的时间差,早已将被骗钱款转移。至于骗术框架其实并不复杂,通常都是先“建立人设”再“制造恐慌情绪”,最终便是“实施操纵”。
作为骗术之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对于留学生群体可以说是屡试不爽。对此,警方强调,真的“公检法”绝不会在互联网上发送各种法律文书,也绝不会让你在网上填信息、下载APP、提供短信验证码、转账、扫码付款。真的“公检法”有能力对你是否涉案进行充分认定,有能力线下直接找到你本人了解情况,没有必要对你进行各种繁琐的线上或远程“自证清白”和“安全检查”。不管国外国内,公检法系统都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存在“内部转接电话”。公检法系统不存在“安全账户”,涉及转账给陌生人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咨询身边的朋友,或者上网搜索有关类似的事件,对比自身。
此外,针对留学生的电信诈骗手法近期还包括交友理财类、虚拟绑架类。
交友理财类。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与受害人交友、网恋,取得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投资、下注。此类平台往往使用蝇头小利诱骗用户不断追加投资,或缴纳大额保证金,然后携款逃之夭夭。
虚拟绑架类。不法分子以“案情保密”和“维护家人安全”为由,通过恐吓等手段操控受害人暂时外出躲避并切断与亲友的一切联系,进而致电受害人家属,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赎金。受害人在不法分子威胁恐吓下,亦会录制语音、拍摄视频等,联络家属称自己被绑架。家属很容易信以为真,盲目转账,最后上当受骗。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精选展示

Copyright © 2021 山西商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